“远远的就听见裴公声音,此番前往冀城县可有收获?”找听到裴世矩的声音,杨二已经起身往账门走,迎面裴世矩便进的账来。杨二笑着问道,同时看到他身后两人,心中已然有底了。
裴世矩轻轻一笑,拱手道:“禀千岁殿下,老臣此去不辱使命,已将那世代为商的郑家家主及其子为殿下请来。”裴世矩完转身将身后两人往杨二身前引荐道:“殿下,这就是郑家家主郑凤炽及其子郑旭,上前见过晋王千岁。”
“民拜见晋王千岁。”二人忙上前下跪道。
“快快请起,有劳郑家主跑这一趟。想本王之意裴公已经告知家主及郑公子,本王创业初始不知可愿助我。”杨二客气了一番,算是给了那郑家父子好大一个面子。
“王爷,我郑家时代行商,也有子弟以功名出仕,但受限于出生,往往不得意。今蒙王爷慧眼高看我等,不以我郑家商户出生为贱,我河东郑家一族愿尽捐身家以报王爷之恩。”郑家父子罢纳头再拜。
杨二忙亲手将郑凤炽扶起,顺势道:“来来来,坐下讲话。”手势一挥,示意二裴也在一旁坐下。账外护卫亲兵忙将茶水送了上来。
“郑公,既愿助我,我封郑公为我晋王府别驾,令公子郑旭年少,先为我府中从事,皆受我主簿官裴蕴节制。”到这里,裴蕴起身与二郑见礼。
“郑公,本王知你为商多年,由此前往中州洛阳可有商道?”杨二招呼众人喝茶,同时很随意的问了一句。
“禀告王爷,由河东之地往南方之商道有两条官道,分别是东出太行入冀州在南校一是出潼关走司隶入洛阳。此两条官道艰险不且甚是长远。其他行商之人我不管,我郑家商队每次皆穿越中条山道直入中州。虽道路艰险但可省时一月以上,时间也是成本啊!为商者不得不算。”郑凤炽放下茶碗,款款答道。
“哦?那中条山中原已有商道?”杨二和裴蕴此时心中都不觉一震。如果有商道的话,那简直是助我也!我要做的就是将其简单拓宽,拓直那要容易得多。杨二和裴蕴相视而笑。
“有却是有,不过多有商人不愿行走,其道颇为荒抚,险窄不平。尤其是那山中道路多有尖石,极易伤及马蹄,颇损马力、且道路两旁多有峭壁悬崖,稍有不慎人马皆跌死矣!每次我郑家商队出入蠢皆有家中三代老仆亲自带领,多停慢走才可无事。那山的那头即是平陆县,我郑家有专设驿馆可作修整,每次必修整三日方才渡河去那中州之地。虽省下不少时日,但极为艰辛。”郑凤炽缓缓道。
“那山中道旁,我郑家亦设有几处驿站,专为我郑家商队歇息所用。是我郑家商道亦无不可。”郑旭补充道。
杨二听了郑家父子之言后,站起身来在案几后来回踱了几步,正色的道:“郑公此来助我,可专一负责我府商务,持我晋王府手令行商全国,我意将此处所产解池精盐行销全国。这山中郑家商道必为我所用。”
此言一出,郑家父子忙起身施礼,道:“我郑家愿为晋王殿下驱使,赴汤蹈火在所不惜!”
“好!”杨二此时很是振奋,“裴主簿,即可派人随郑家老仆勘测商道,那处修桥、那处建馆、那处挖洞、栈道能否通行大队等都要给画出山形图本,清清楚楚。”
“主公放心,此事重大,下官当亲自去办。”裴蕴起身大声道。
随后,杨二就郑家其他各州府商路、店铺、粮食、生丝等生意做了番问询,郑家父子一一做了回答。杨二对郑家行商渠道和实力有了进一步了解,正如老裴头所,郑家能在这个时代将商业作的如此之大,算得上大隋首富了。杨二对郑家的投靠甚是满意。以商为优则誓转型,对郑家来真可谓光宗耀祖了,家中后人能出仕作官光耀门楣,万金可换,是这个时代的价值观。
此时的盐场在劳模刘炫的管理下,盐场的成盐已经达到10万斤了,好在雨季尚未到来,不过也快了,最多再有一个月,这储存在地窝子里的盐必须尽快售卖到各地。郑家的渠道将全力配合,大大缓解了囤盐压力,盐场也要作好迎接雨季的到来了。
朝中的事情不知进展的怎样呢?
隋风烈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