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最风流
超小超大

26 祖宗德泽在遗黎 (3-1)

捧慧相迎的黎阳父老跪拜地上,迎接荀贞。

荀贞、荀攸快步近前,把他们一一扶起。

父老中年纪最长的一人须发皆白,少说也得七十多岁了,他执意不肯起身,非要把大礼行完,荀贞弯下腰,握住他的手,笑道:“贞何德何能,敢受父老大礼?”

这个老者耳朵有点聋了,听不清荀贞的话。

荀贞一点儿也没有不耐烦,又大声重复了一遍。

这个老者眯着昏浊的眼,仰脸仔细打量荀贞,颤巍巍地说道:“昔年荀公施政黎阳时,小民备位县寺,荀公莅事明理,劝农耕桑,百姓称颂,怀念至今。荀公的风采,小民到现在都还铭记不忘,疏忽四十年过去了,小民而今年迈,万没想到在老朽垂死之年,能够见到荀公的后人光临鄙郡,复再执政,驱贼灭寇,还郡人以朗朗汉家乾坤,这真是一件幸运的事情啊!”

“昔年荀公”说的是荀淑。荀淑在安帝年间,也即四十多年前,曾在黎阳担任县令,在此地留下了美名。这个老者是当年荀淑担任黎阳令时辟用的一个县吏,乃是荀淑的故吏。

不但这个老者,来欢迎荀贞的父老里,凡是年逾六十之人,大多是荀淑的故吏,也有一部分是在荀淑治县时曾受到荀淑恩德的人。

荀贞听得他说是荀淑的故吏,虽说荀淑去世时荀贞还没出生,根本没有见过这个“族祖父”,但对这个老者却顿时就起了亲近之感,说道:“阿翁是家族祖的故吏?快请起身,快请起身。”

秦汉之世,离上古未久,“故其民犹有各忠其君之心”,尤其是后汉,因为长吏有自辟掾吏之权,属吏对长吏的人身依附关系更强,他们之间的关系与其说是属吏和长吏的关系,不如说是臣与君的关系,近似於hun秋时的“主君”和“家臣”这样一种关系。

这种君臣关系是特别被时人重视的。如近代名臣虞放曾任汝南太守,后因故去官,汝南郡遂遣虞放在任时任命的汝南主簿胡伊去迎新太守,胡伊却说:“我乃宰士,何可委质於朝乎?”朝,即汝南郡朝,他认为自己是虞放在汝南时的臣吏,不肯向新任的汝南太守称臣,遂拒绝出迎,改去陈国为吏。又如后来袁术称帝,孙策写信给他,批评他:“其忽履道之节而强进取之yu者,将曰天下之人非家吏则门生也,孰不从我?”更是直接把“故吏”称为了“家吏”。

有这么一层关系在,尽管荀淑任黎阳令是在四十多年前,这个老者和荀贞此前压根没有见过,彼此素未谋面,然而彼此间却立刻就产生了一道天然的纽带。

荀贞把这老者扶起,叫荀攸近前,又令护卫他这次行县的义从主将荀成也从军中过来,给这个老者和余下的那些荀淑的故吏介绍他两人,说道:“此我族弟仲仁,此我族侄公达。”又给荀攸、荀成介绍这些荀淑故吏,“诸公乃吾族祖荀公为政黎阳时的故吏。”

两边相见,各自行礼。

这边热热闹闹,那边的守黎阳令带着一帮县吏就显得有点受到冷落。

这个守黎阳令是荀贞从郡府吏员里选用任命的,荀贞见他在旁颇是尴尬,招呼他上前,笑道:“今晚我yu借贵县县寺,宴请吾族祖故吏和乡中父老,可否?”

守黎阳令自无不允之理。

是夜,在黎阳县寺,荀贞置酒布菜,宴请荀淑故吏、县中父老。

能被荀淑辟为掾吏的要么是出自黎阳大姓,要么是当地有名的儒士,如果说四十多年前,这批人大部分还只是黎阳的新生力量,少部分是中坚力量,那么四十多年过去了,他们早相继接住了族中老一辈的班,成为了各自家族的家长,在黎阳有着泰山北斗一般的地位,有他们在,对荀贞言之,黎阳可以说是最好治理的一个县了。

也果然如他之预料,不管是他下令黎阳县寺清剿於毒部的残兵,还是他下令在黎阳组织土地屯田,俱得到了黎阳上下的全力支持。

作为回报,荀贞从这些家族里选用了一些“能书、会计、知律令”的年轻子弟,或由守黎阳令辟为县吏,或擢入郡中充当郡职,如有年岁过小、学业未成、尚不足以充当正式吏职的则分别辟为郡里和县里的备吏。

三国之最风流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相关小说

三国:开局融合了李存孝 连载中
三国:开局融合了李存孝
等一片花开
[[【飞卢小说网独家签约小说:三国:开局融合了李存孝】张武穿越了,东汉末年,民不聊生......幸好觉醒了第一武将系统。一杆长枪在手,天下之大,无不可去处。既然文不能提笔定江山,那么武就要策马平天下。曹操:张武之勇,冠军天下。吕布:恨!生不逢时啊!既生布何生武?孔明:在绝对的武力下,所有的阴谋诡计都是浮云,呜呼哀哉。飞卢小说网提醒您:本小说及人物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切勿模仿。]
11.8万字1年前
大家请我当皇帝 连载中
大家请我当皇帝
四代重奸
我也不是自谦,你说我一个平民百姓,怎么就能当皇帝呢? 什么?你说我天生异相,是真命天子,这是封建迷信好不好?啊,你不要跪下啊,造反要杀头的? 啊,官爷,你不要杀我啊,我是被逼无奈,不是真心造反的。啊?你为什么跪下,你好好的官员不做了,还要跟着我造反? 诸位好汉,你们请便,我们只是路过。啊,不要啊,你们膝盖怎么这么软,见我就跪啊,还要认我做主公!
392.8万字1年前
战国之燕歌 连载中
战国之燕歌
鲲鹏翼
战国中期,兼并战争日炽。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大国吞并小国,千年王侯,朝夕不保。这也是一个最好的时代,诸国争雄,布衣卿相,一朝成名。商鞅、苏秦、乐毅、赵武灵王、燕昭王,大放异彩;纵横家、法家、兵家、儒家、墨家,百家争鸣。看私生子秦开(燕蛮儿)如何在战国乱世中实现小人物的完美逆袭,开创属于自己的战国时代!
137.9万字1年前
大顺小吏 连载中
大顺小吏
破贼校尉
大顺正弘三年,三月初九深夜,豫章省江州府富口县城西。 少妇高悬土地庙前大树上,是仇杀还是情杀? 尚书府里的千金骤然遇害,是人性的扭曲,还是道德的沦丧? 突如其来的案件,使得一位窝囊秀才变成典史,大顺朝最低微的小官吏。 原本是替罪羊的他,如何拨开重重迷雾,找出深藏其中的真相? 进入大顺朝仕途的他,一路斗智斗勇,百折不饶,终于走出一条青云之路,也在跌宕起伏的时代大潮中实现了自己的家国梦想。
121.7万字1年前
我是三国一谋主 连载中
我是三国一谋主
历史系小白
“许济是什么人?”曹操坐在高台上看向众谋士问道。 “禀主公,许济与我相识,他叫许伯雅,汝南名士,其人精通兵法,深明韬略!”荀彧走上前拱手回道。 “他之才华,比你如何?” “胜我数倍!” “不可能!” “数倍乃至数十倍,某之才,与其相比,犹如萤火之光,比皓月之明。” …… ... 伟大的汉王朝即将倾颓。天下群雄并起,诸侯割据一方! 这个世道百姓沦为蝼蚁,命如草芥;食不能果腹,衣不能遮体;易子相食,
53.2万字1年前
笔鉴实录 连载中
笔鉴实录
主簿王修
1925年奉天的冬天来得很急躁,西北风像刀子,趁着暖阳刚交班就摸了上来,抽打得枯枝败叶扑簌作响,让仅存的一丝生机垂死地挣扎。在这个适合办丧事的冬夜里,人们早早地烘暖了炕头,钻进被窝睡去。
6.5万字1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