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话都敢说。”
朱元璋气急败坏地下达了命令以后,还嫌不够,又怒骂了一阵,方才缓过神来。
“二虎,中都的那个什么谣言,到底说的是什么?”
他看向了二虎。
“啊?谣言?”
完全不明所以的二虎一愣,小心地问道:“皇爷您说的是什么谣言?”
“就是说凤阳,道凤阳……之后是什么?”
朱元璋又问。
“这……”
二虎傻住了。
很显然,他听过这个谣言,但他不敢说。
“连你也要这么瞒着咱吗?”
“说!”
朱元璋显然看了出来,不由痛心疾首地指向了二虎。
“是。”
“中都的谣言是……说凤阳,道凤阳,凤阳原是个好地方,自从出了朱皇上,十年倒有九年荒……”
二虎听到朱元璋这句话,瞬间大惊失色,在不被皇帝信任和触怒皇帝之间,他连想都没想的就直接选择了后者。
“十年倒有九年荒?”
“咱,咱家里的人,竟都是这么说咱的?”
朱元璋喃喃自语一番之后,脸色霎时间变得苍白如纸。
以他的意志坚强,按理说是不会被一两句话所打倒的。
不过,这却是要看谣言传播之地是哪里的。
如果是南方一带,朱元璋大概率只会发怒,并没有其他的想法。
可凤阳是他朱元璋的家啊。
更为关键的是,他还是一个念家的人。
若非如此,他也不会那么坚定的要在凤阳建立中都。
可现在呢?
家乡的人,竟是在传那样的谣言。
这让朱元璋怎么承受的了?
“二虎,这谣言你之前就已经知道了吧?”
突然之间,朱元璋又变得冷静下来,不过他的眼神却变得无比冷漠。
没有一点温度。
“臣也是最近方才听说。”
“之所以没有告诉皇爷,主要是这些话太过难听,终归,终归……”
一阵犹豫之后,二虎咬着牙道:“终归不是臣下所能言之。”
“我知道了。”
朱元璋意兴阑珊地摆了摆手,亦步亦趋地走向奏折落地之处,喃喃地自语着。
“他能把这件事告诉咱,说明他的心里还有咱,不想咱在家里的名声那么差。”
“说明他心里还有咱啊!”
“是个诚心的。”
“想法是大了一点……大概也是想要快点扭转凤阳的局面吧?”
“哎。”
“也不容易。”
朱元璋说到最后,忽然叹了口气,而后便坐在武英殿的门外,仔细翻看起了陈逢的奏折。
“父皇,您,您怎么坐在这儿?”
正在此时,东面快步走来了一群人。
其中的为首者,赫然是太子朱标。
朱标此来,原是接到了陈逢的书信,想着劝说朱元璋别太生气。
最起码也不能把陈逢给打杀了。
但是刚一来。
他就看到了坐在地上的朱元璋,自然也就顾不得其他了。
“没事,咱的身体强着呢。”
朱元璋摆了摆手,同时将陈逢的奏折递了过去:“你也看看吧,看看咱的家乡人都是怎么说咱的。”
“二虎。”
朱标看奏折的时候,朱元璋向后面喊了一声。
“皇爷。”
眼圈有些发红的二虎,在朱元璋的呼唤之下,走了过来。
“你……”
“你这是什么意思?”
朱元璋正想吩咐,猛地就注意到了二虎有些发红的眼眶,不由佯装发怒道:“难不成在你眼里,咱就那么经不起事?”
让你代管国子监,大明工业化了?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