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历1524年秋,连绵的阴雨几乎覆盖了大晋的整座北方。
春雨贵如油这样的赞美,秋雨却总是得不到,今年的雨水有些过于充沛了,入夏以来溢价最多的便是各类雨具,庄家都被淹坏不少,靠近洛水的魏郡甚至倒霉的遭了两次决堤,死了许多人。
世间最遗憾的莫过于人与人之间悲喜不能共通,最让人庆幸的也是这件事,那些被洪水淹死的魏郡人,哪怕在只隔了百余里的上河郡人眼里,也只不过是一串不停上涨的数字。
得先自己能活,然后再凭活下来时间的极小一部分去想起那些死去的人,聊表哀意。
上河郡嵩阳县偏僻处的某座简陋房屋里,苏知远看着躺在床上已经虚弱不堪的叔叔,想起他上个月刚听闻魏郡洪灾时那番对自己语重心长的教导,觉得很讽刺。
他说先得自己活,于是马上便快活不成了。
叔叔是个很惜命的人,可能因为当年亲眼见过沙匪屠戮全村,随后带着襁褓重的苏知远逃亡时又已经让他在鬼门关边上走过一次,因此他把自己和苏知远的性命看的无比重要,也把这样的想法一点一点教给了慢慢长大的苏知远,即便他总自嘲他们叔侄俩是贱命。
老苏家没有祖训,因为包括那对苏知远毫无印象的父母在内父母在内,他祖宗十代都算是死绝了,却有把他抚养成人的叔叔订下的家规。
除非为了活命,否则绝不拼命
“我是您一手带大的,为了您的命,我不拼命,只是去趟孚安秘境寻药,不算违背您的话。”
苏知远看着叔叔说道,像是解释,也是在表明自己的决心。
苏二虎强打起精神,抬眼看着侄子略显清秀的脸,轻轻叹了口气
他已经老了,还得了一身莫名其妙的怪病,这就是天注定的该死,像他这样惜命的人都不想再挣扎,又怎么忍心再搭上自己的视若亲子的侄子。
同时他也比任何人都明白拼命成功的机率有多低,十五年前的豫沙两州交界处,豫边县苏家村里百多户人家都在拼命,逃出来的就只有他和什么都不懂的侄子而已。
后来又辗转了不知多少里路,差点死去多少回,最后才凭着一点年轻时学来的小手艺,在嵩阳县里活下来。
而他在嵩阳城里挣到银钱的第一件事,就是请了个落魄老学究,给侄儿起了‘知远’这么个有些文气的新名字。
至于以前那个土气的名字,就当从来没有过,从前苏家村的人都信贱名好养活,因此起名也随意,所以后来他们都死了,包括苏知远的父母。
可看着苏知远坚定的眼神,他突然明白了,改名改不了命,不论叫什么,这个苏家独苗的侄儿,都得拼着他那条贱命,来换自己这条更贱的命。
他准备了好多好多话想来劝劝侄子,可这具几进濒死的身体已经不允许他说那么多,只能断断续续挤出几个字:“州试…修行…何必。”
苏知远沉默不语,这世间有修行者,可纳天地元气为己用,有种种不可思议的神通。
但修行贵,比读书人嘴里长安的纸还贵,想入修行的门槛,要么有天材地宝辅助,要么得靠一贴宝药,需换药三次,泡足十二个时辰的药浴,便可入门。
天材地宝不说,只是那宝药,就得让一个中富之家散尽家财。
好在世间万事都有一线生机,没钱却还想修行的,仍有三个改命的机会。
其一便是科考,各州前三甲可得到由大晋朝廷提供的宝药,但天下读书人以亿记,能得此机会的每年不过三十余人,而其中寒门出身买不起这宝药的又有几人?
其二是参军,却不是但凡肯参军便能修行,还要于战场中积累军功,方可换取,大晋与北方蛮奴之间交战不休,和周围几个小国也偶有摩擦,蛮奴天生神力,战场上更有不少修行者在其中,一个普通人想活着积攒下足够的军功,不比科考容易多少。
修仙界创业实录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