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水之盟后,颉利可汗带着他的十二万兵马退出了大唐的国土,回突厥去了。
李世民颇为高兴,在皇宫内召集了群臣,打算论功行赏。
“皇,此次能打退突厥,李牧居功至伟,臣请皇对他进行赏赐。”尉迟敬德率先站了出来,对李世民说道。
尉迟敬德早已经将李牧当成了自己的心腹,有意要栽培他,尤其是他已经见识到了李牧战场的勇猛,这样的人必须要好好拉拢一番。
所以他不介意抢先一步,为李牧开口。
但是,当即便有人表示了不满意。
侯君集跳了出来,说道:“尉迟将军此言差矣,这次能退突厥兵,我觉得首功应该是陛下,其次是尉迟将军,至于李牧嘛,也就是沾沾陛下和尉迟将军的功劳罢了。”
显然他要将李牧贬到尘埃里去,他实在受不了一个乳臭未干的小子竟然获得如此大的功劳,而且一直以来,他就看李牧不顺眼了。
所以他要站出来,阻止李世民对李牧的封赏,哪怕是将李牧的奖赏减掉一半,他的目的都算是达成了。
但其实他不知道,他的一番话,彻底的激怒了李世民,让李世民深深的意识到了一点,那就是李牧根基太薄弱,很容易受到排挤。
这明明是朕的宝贝儿子,怎么能受这份罪呢。
他在心里已经决定要提高对李牧的封赏,谁拦着也没有用,只用给李牧足够的赏赐,才能让那些文臣武将收敛一下。
见李世民脸色不悦,房玄龄当即站了出来,说道:“侯将军这么说就过了。不管怎么说,这次我大唐的危机,李牧可谓是一个人挽回了败局,正是他所提出的计策才让突厥退兵。”
“我觉得侯君集所说李牧不过是沾陛下和尉迟敬德的光,这样很不妥,抹杀了李牧的功劳,也寒了李牧一颗忠君报国的赤诚之心。”
“所以我觉得尉迟将军所说的没错,应该对李牧进行奖赏,以显陛下的恩德浩大。”
“我泱泱大唐,岂会容不下李牧的功绩,侯君集,你过了。”
侯君集见是房玄龄出声呵斥自己,却也不敢反驳,只能生着闷气,一脸的不爽。
“说得好,我大唐就是有容乃大。再者说了,这本来就应该是李牧该得的。”
李世民颇为高兴,他看了一眼群臣,有了房玄龄和尉迟敬德为李牧说话,这下群臣反对的声音就小了,他继续说道:“当然尉迟将军也功不可没,先赏尉迟将军,黄金万两,绫罗绸缎一万匹,侍女若干,良田一百亩。”
“谢陛下。”尉迟敬德恭敬的说道,脸尽是笑容,显得春风得意。
这下,群臣都望向了李牧,所有人都很期待,到底皇要给李牧什么样的赏赐。他们隐隐有些好奇。
李牧则是一脸淡然,对于赏赐他倒是没有什么要求,因此没什么期待。
“李牧。”
李世民喊了他的名字,心中掠过一个大胆的念头,这个提议本来就是长孙皇后告诉李世民的,如今他已经下定了决心,说道:“朕封你为文国公,享受国公待遇,你觉得如何?当然,你还有什么条件,也可以提出来,朕尽量满足你。”
大殿内,一片哗然,众人都是一脸不可置信的看着李世民,只觉得眼前这一幕有些荒唐。
皇竟然封赏李牧为国公,这是何等至高的荣誉啊,跻身国公,那可跟一般的奖赏不一样啊,这皇还真敢封。
众人以为凭借着皇对李牧的喜爱,最多也就是尉迟敬德奖赏的翻倍,这已经很了不起了,可是偏偏李世民不按常规出牌,竟然直接封赏了李牧一个国公。
这要是传出去,大唐的百姓恐怕都要站不稳了。
恐怕这李牧将会是有史以来最年轻的国公了吧。群臣心中很不是滋味,尤其是侯君集,更是嫉妒得握紧了拳头,眼中尽是恨意。
在他看来,这完全是小人得志,他绝对不能容许这么荒唐的事情发生。
他刚要站出来,却被其他武将拦住,示意他不要轻举妄动。
“退朝。”
大唐:拜托李二,别乱认儿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