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仁帝的神色晦暗不明,让人猜不透他是在想什么。
“诸位爱卿觉得如何,可有异议。”有些沉闷的声音从龙座上传下,轻轻飘进众臣的耳朵里。
“太傅大人乃老成谋国之言,臣等附议。”
二十几人不约而同的齐声道,整齐肃立,不知道的还以为是提前排练过的呢。
面多臣子们的回答,景仁帝没有任何的表情变化,说到底,都是一些推脱之言,没什么用处。
突然,景仁帝像是想起了什么似的,将目光转向了另一边,“靖国公,你是三军大都督,督查三军军情,如何解玄武山之困,你可有什么想法?”
想法?本来还打算在一旁优哉游哉看戏的靖国公突然被点了名,属实有点懵。
景仁帝的目光如炬,扫射过来,宛如一盏明灯,吓的靖国公马上就回神了,对于景仁帝的点名他没有丝毫的准备,但是既然景仁帝既然已经点到了他,他也不可能装哑巴啊。
靖国公在心中微微组织了一下语言,便从容的走出队列道,“微臣也以为太傅大人之言甚好,只是太傅大人乃是文官,不知军情,故而具体该怎么办,还有待商榷。”
景仁帝点点头,表示对靖国公的认可,只是显然,这位圣天子也不是那么好打发的。
“那卿认为,应该怎么做?”
靖国公嘴边的胡须都是一抖,这就是要他拿出具体的行动计划了?这可不是一件好差事啊,靖国公心中苦笑不已。
正如先前所说的,三皇子还困在玄武山上,无论是谁献策,若是安然的救出了三皇子还好,大功一件。
可世事难料,万一三皇子就时运不济栽在那玄武山出不来了,那可就麻烦了。
虽然说朝廷以及景仁帝都不可能因为这个而降罪于他,但还是免不了要被一些人所记恨的。
三皇子作为景仁帝最为喜爱的儿子之一,有很大的可能成为下一代天子,早有许多势力投入了他的帐下,更是将宝压在了他的身上,如此一旦三皇子登基,那么他们都将是手握从龙之功的功臣,此后荣华富贵更是不用担心了。
同样的,若是三皇子半路夭折,不能继承这大乾的江山,那这些政治投机之人,不仅仅是之前的投资都打了水漂,而且在其他的皇位竞争者的面前也是落了仇,若是继任的皇帝是一个宽仁之君那还好,大不了是不得志几十年罢了。
但若是一个记仇的主的话,那可就麻烦了,说不定什么时候,整个家族都将跌落深渊,牵连甚广。
如此,对于毁了他们希望的人,他们岂能不记恨?
所以说,靖国公才不由得头疼。
拥军者本就谨慎,毕竟这兵权实在有些烫手,太容易遭到他人攻讦了。
一个不好,还会被帝王所猜忌,古今中外,因帝王疑心而被谋算致死的统军大将不知道有多少,这血的教训,难道还不能让人警醒?
靖国公本身便是出生了军伍世家,世代簪缨,从小就深谙中庸之道,除了在沙场,何处都是不出头、不争锋。
用他的话来说,这世间的人心争斗实在险恶,但凡身处其中者,都难得善终,与其如此,倒不如在最开始便置身事外。
但是今日,他就算是不想得罪人都不行了,景仁帝在上面盯着呢?他要是不说,那便是藐视君上,景仁帝在位二十多年,无人敢藐视他的权威,相较于被景仁帝降罪,他还是更愿意得罪那些人。
“臣以为,此行当以三皇子安危为重,可先派玄武山附近锦衣卫深入玄武山腹地,将三皇子救出,再命礼州司军带府军将玄武山死死围住,我等还不知道那玄武山上的妖魔是何等存在,臣窃以为,此事不可不查,万不能让那妖魔走脱,放虎归山,遗患无穷。”
靖国公有条不紊的说道,虽然被景仁帝打了个措手不及,但是靖国公确实不负他的声名,能坐在三军大都督这个位置上好些年,那也不是什么庸人。
“善,那便如此,王善拟旨。”
在众人的注视下,景仁帝满是帝王威仪,口含天宪,字吐如珠。
我编造了神话复苏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