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徐书生,余生找到牙人,在涿城最黄金的地段忠武大道按每月60文铜钱租了一个不大的门面,然后置办了炊具和桌椅餐具。
一家人都忙着开店的事情,余生带着大弟和小弟磨面,余生娘带着大妹和小妹在店面里忙东忙西,面粉标价20文一斗,大饼1文一张,面条1文一碗。店铺取名叫草帽面食店。
小店一开张,喷香的烙饼和鸡汤味就吸引了很多百姓围观。有好奇的纨绔试吃了烙饼和面条,个个赞不绝口,呼朋唤友的过来尝鲜,成了活广告。没多久,整个涿城都知道忠武大道新开了一家卖新式美味吃食的店。价格虽然不便宜,但味道却远胜所有粮食,极受富人和涿城护卫军士兵们的欢迎。
余生娘和大妹在店里现场做烙饼和面条,很多百姓现场学会怎么做后就选择直接买面粉回去自己试着做。还有一些做吃食的店铺和小贩,也来学习怎么做各类面食,然后自己做面食零售,这样以来,面粉的销量逐日增加,没过几天,面粉就脱销了,哥仨一天磨的面粉根本不够当天卖的。
余生于是又去石匠铺订了5个石磨,然后找到矛振夺五人,让他们用自己的马拉回去,平日也帮着磨面。小麦粒就找涿城周边的农户直接收购。三轮车也交给他们使用,每天把磨好的面粉装进麻布袋,然后一早用三轮车装满运进城,送到面食店统一出售。五人接到这份差事时,第一反应都是多少有些意外和不情愿,毕竟磨面一听就是体力活。但当余生承诺认真做每人每月都能有100多文的收入时,就都没意见了。在他们做强盗前,靠打猎平均每个人也就是20来文的收入,多的时候也很难超过50文。即使后来做了强盗,虽然运气好时一次能分个一两百文,但那终究是随时可能掉脑袋的危险事情。磨面是个辛苦活,五人累了的时候会发发牢骚,尤其是老三包披齐和老四多德满。
解决了面粉供给问题后,余生抽空回到草帽村,接了爹和王铁匠夫妇到城里帮忙。王铁匠进城后,在院子里砌了个新的炼铁炉,就和余生爹、大弟一起忙着赶制新的三轮车。大娘帮着余生娘带着两个妹妹在面食店里忙活。余生也没有闲着,在马源的建议下,上午带着小弟忙着研究如何酿制白酒和啤酒,研究如何烧砖和制作水泥,下午去跟徐书生习字。
面食店的生意经过几天的火爆后进入平稳期,每天能卖出几十斗的面粉、200多文的烧饼和面条,平均每天可以有五六百文的稳定利润。余生会留一成给爹娘和王铁匠做家用,分一成给毛振夺他们做工钱,每隔十天会带着毛振夺五人给他们山林里生活困难的山民送些粮食,其它结余由余生统一保管用于下一步的发展。
不知不觉,面粉和面食的问世已过去一个来月了,蓟国其它城市陆续有客商专门赶到涿城草帽面食店采购面粉了。
与此同时,矛振夺五人跟着余生做布施,在山林的百姓中开始有了口碑。看到矛振夺5人日子越过越好,熟悉他们的山民,开始有人愿意加入他们。经过余生的精挑细选,队伍很快增长到了十七个人。为了避免人满为患,再有愿意加入的,余生要求矛振夺先给他们登记,需要增加人数时择优选用。
余生安排这十七个人白天磨面粉,傍晚后做三小时的军事训练,训练内容主要是射箭和搏击。余生组织大家在山林里用木材搭建了个寨子,用于日常生产和训练,并给寨子起名叫共生寨。寨子里的十七个人每天产出的面粉量,基本可以满足当前市场的需求量了。靠面粉和面食,面食店每天可以有接近2贯的利润。在又造出两辆三轮车用于面粉运输后,王铁匠和大弟开始按照余生提供的样子和参数尝试制造弩弓,等时机成熟了,可以装备给共生寨的队伍。
往世余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