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生走到西城门附近时,忽见一大队兵卒从西城门涌入,领头的是一位十六七岁的少年将军,银盔银甲,胯下高头白马,身姿挺拔如苍松,剑眉下有一双璀璨如寒星的双眸。少年将军的盔甲和白马染了血迹,身后的士卒相互搀扶,满身泥泞和血迹。那少年将军对两边副将说道,“你们快征集城中郎中到军医馆来,伤兵太多,光靠军医处理不过来。”说罢领着骑兵往城东策马而去。两个副将不敢怠慢,吩咐着没受伤的士卒到城里的医馆药铺去请郎中到军医官帮忙。
在马源遗晶传承的先辈里有两位是医学博士,因此余生对急救护理并不陌生,于是上前跟一名副将拱手一礼道,“我会些疗伤的方法,愿意效力,可否前往。”
那副将看余生不过一个少年,虽不信他真懂多少医术,但想着多一人打打下手也是好的,便拱手回礼道,“有劳小兄弟了,请随我们一起回营地吧。”
余生帮着搀扶受伤士卒往军营方向走去。涿城军营沿着城墙内侧而建,军医馆位于东城门偏南一点位置。快到东城门时,余生注意到在东西主干道边上有一个摊位,坐着一个白衣少女,脸上蒙了一层白纱挡住了面容,但依稀可辨脸庞莹润,肤色白皙,身姿曼妙,明眸皓齿,难掩美貌。一位中年妇女坐在她对面,两人在说着什么,中年妇女身后排了一个六七人的队。余生想起徐书生提过半年前涿城来了位能知过去晓未来的“仙姑”。这时,被余生搀扶的老兵将身子转向白衣少女的方向说道,“小兄弟,可否扶我过去。”
余生依言扶老兵走到“仙姑”跟前,突然手上一沉,老兵俯身跪到地上向白衣少女磕了三个响头,“感谢仙姑救我妻儿性命,感谢仙姑救我妻儿性命。”
白衣少女忙扶起老兵,白纱后响起柔美悦耳的声音,“收人钱财当尽本分,请勿多礼。”说完后回到原位继续和中年妇女交谈起来。
余生搀扶老兵回归队伍,不乏好奇之人上前询问缘由。原来前些日子老兵找“仙姑”占卜祈福,那“仙姑”不仅知晓老兵的家在涿城外西边10里左右的一个村庄里,家里有十几亩田,而且预言3天内会有北方蛮人在附近劫掠,村里会被洗劫,凶多吉少,让他赶紧警告村庄里的百姓躲避一下。老兵不敢怠慢,赶紧出城通知村里,但没有太多人相信,因为北蛮人一般都在涿城北边30公里一线劫掠,很少敢深入涿城腹地。考虑到“仙姑”名声在外,预言一向很准,出于谨慎,老兵咬牙破费安置家人在城里客栈暂住数日。直到今早跟随骠骑校尉巡逻到家附近时遭遇到北蛮人,他才意识到“仙姑”的预言真的发生了。虽然他们有2000多人,北蛮人人数上比他们少了小一半,但是战斗起来,他们没有讨得半点便宜,死伤数在对方之上,幸好对方不愿恋战,他们这才勉强能撤了回来。回来路上,他听闻附近村庄大多都遭到北蛮人的屠杀,庆幸自己听了“圣姑”的劝告。
接着有兵卒也讲述了他们知道的与“仙姑”有关的传闻。余生边听边寻思,“能知道过去发生过什么就算了,软衣通过探测脑电波也能知晓些。但能预知未来发生什么事,这是怎么做到的?不科学啊。”但这么多人都有所耳闻,应该不是空穴来风了,余生百思不得其解。
军医馆位于东城门南侧一处一亩地大的院子里,没多久就横七竖八坐着躺着摆满了人,再后来的人只能坐在院子外面。士卒里受伤情况不尽相同,严重的有失去手臂和要害部位受伤的,轻一些的大多也都有比较明显的外伤。
余生请人到家里让大弟用新制的三轮车拉来还没有勾兑的白酒酒头,酒精度数在80度左右,取来麻布,清水,刀片和针线,用火加热消毒后,默默的开始了自己的操作。先用清水洗精伤口,用酒精擦拭伤口,用针线缝补伤口,在缝补处抹上捣烂的艾草嫩叶,再用麻布包裹好伤口。告诉伤者每日中午来此处找他换药,半月后拆线。
往世余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