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世祖
超小超大

第69章 东出太行 (2-1)

林虑县,在太行山脉东麓,相州辖境内,境内多山地丘陵,算不得什么大县,然背靠太行,地理位置还算优越,是东进西达的要地。

距离潞州也不算远,也就隔着一座太行山罢了......百来里的山路丛林,若不是有古道可循,花个十天半个月都不一定走得出来。

耶律德光还在白马津艰难渡河之时,刘承祐便已率着第一军沿着壶林道,翻山而来,驻兵林虑城,得到了当地军民的“热烈”欢迎。

林虑县城上,原本零散的辽旗已然被县令撤下,践踏焚毁,以赎前“顺贼”之过。接替之的,是几面崭新的晋旗,以及醒目的“刘”字旗。

就在不久前,刘知远在太原进行了第一次封官,基本是针对于军队的,原河东诸军的中高级将领们,都得以遥兼他州刺史、防御使之职,虽然各州都还不在掌控中,不过这一波分果,对河东文武来讲,还是很提气的。

帝嗣之中,除了皇长子刘承训之外,只有刘承祐被拜为左卫大将军、河北行营都统,就如刘承祐所期待着的,他被委以方面之任,领兵进入河北道,主持河北抗击契丹的大任。

中原那边的“抗战”大业,已然进入高潮,接下来,显然要轮到河北了。当然,对此,刘知远并没有抱有太大的期待,明诏、密信中给刘承祐的任务很明确,仅作迟滞、骚扰。

没有人会觉得,刘承祐率着龙栖军能完成什么伟业,就他手下那点人马,若是撞上契丹大军,却是还不够敌人塞牙缝的。

当然,就是刘承祐自己,对出击河北,也没有太高的期望与目标。他并不认为自己是主角,便能所向披靡,无人能敌。

刘承祐向刘知远请命领军东出太行,最真实的想法,只是将新朝的势力触角彻底伸入河北,以为日后收拾各州做准备,他清醒地知道,河北不必中原,契丹人在这边的实力要强得多,哪怕耶律德光率主力退出,剩下的实力,也仍不可小觑。

再加各地节度方镇,拥兵自守。如欲彻底兴复河北诸州,拯溺数百万户民,还需奋武用谋。若不早做筹谋,日后必定麻烦。

同时,刘承祐也有为自己再谋一份资历、名望的目的,独领一方,只要稍微出点成绩,配合上皇子的身份,便足以让所有人记住自己。

不过,哪怕将预期放得足够低,也不妨碍刘承祐心里生出些胆大的想法。旁人不知,他可清楚得记得,正当壮年的耶律德光会在回国途中突然暴毙。

只要蝴蝶的翅膀没有闪得太厉害,耶律德光当真如“剧本”所写的那般驾崩了,那么,刘承祐也绝对有胆子在契丹人身上狠狠咬下一块肥肉来。

当然,要是耶律德光意外地活下来了,这样的情况下,刘承祐也只有老实地在河北当个搅屎棍,号召呼吁河北军民站起来,杀胡虏,复江山......

在驻兵林虑的这两日中,刘承祐亲自接见了好几波本地的县望宗族与一些闻讯来投的“义军”。说是义军,实则就是一些打着抗击契丹旗号的匪盗、草寇罢了,不过,显然河北的“抗战”事业也进行得如火如荼了,尤其在契丹人准备撤离中原的消息传开之后,抗击胡虏的氛围,已然营很不错。

夕阳西下,凉风吹过,城池周边的山林,树摇林伏。站在林虑城头上,刘承祐习惯性地朝着东南方向望去,平静的目光中掩藏着些许期待。

“殿下,既已出得太行,何不直接进取安阳,占住相州?”身边,见刘承祐又在神思,站在边上有点无聊的张彦威不由主动开口。

“马将军,你给张都指挥使解释解释。”刘承祐头都没有晃一下,抬手示意一旁的马全义。

如今的张彦威,升了一级,正式成为龙栖军都指挥使。

马全义乍闻此吩咐,有点意外,但很快反应过来,略略思吟几许,拱手朝着刘承祐与张彦威:“末将仅抒愚见,若有错漏之处,还望殿下与将军见谅。契丹大军自白马渡河,显然是要走黎阳——安阳这条撤军路线,我军若进据安阳,岂非正当敌路。”

话说到这儿,哪怕以张彦威那并不是灵活的脑子,也连连点头,嘴里说道:“是极,是极。契丹十几万军队,我军还是不去触那个霉头。”

汉世祖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相关小说

大明:我为朱标 连载中
大明:我为朱标
天逸大人
[[【A级签约作品:大明:我为朱标】蒸蒸日上的帝国,刚刚进行了一场北伐战争,北方经济一片萧条。、这块饱经沧桑的大地,终于迎来了他最后的主人、(简介无力,请看正文、)(本故事及人物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切勿模仿。)]
11.5万字12个月前
庶族无名 连载中
庶族无名
王不过霸
每个时代总会有那么几个天才人物犹如彗星一般耀眼,那些名流千古的,固然不乏天纵奇才,但那些被淹没在历史长河之中的人才,又有多少? 陈默最初的梦想,只是希望能够光耀自己家族,让自己这个庶族成为真正的士族,压过主家,让他们成为庶族,只是他从未想过,自己能走的这么远,有时候他会思考,若是那冥冥之中的‘神明’没有选中自己,自己是否还会有今日的成就? 这是一个土著获得系统,一步步从一介没落庶族在乱世中逐渐成
212.6万字10个月前
水浒之拨云见日 连载中
水浒之拨云见日
战三金
北宋末年,乱象横生。朝廷内部上有蔡京、高俅等奸臣蒙蔽圣听,祸乱朝政,下有四大贼寇,啸聚山林,自立为王。外有辽国虎视眈眈,金国也渐渐成长为庞然大物。可谓是四面楚歌。现代青年,意外身亡,一朝穿越北宋,成为杜壆。且看他收良将,结兄弟,练强兵,荡贼寇,平大辽,灭大金,一统中原,再现光明。
49.2万字10个月前
大明墨客 连载中
大明墨客
谁家郎
元亡,明起,国朝立。百废待兴的大明如同一张白纸,等待着墨客的挥毫......
234.6万字10个月前
大宋有将门 连载中
大宋有将门
侠雨
巍巍大宋,有辉煌也有沉沦。 然而后人们记得童贯,记得老种小种,却不知晓在那东京城里,还有多少将门后人。 大宋的历史,是文人的风华,也是武人的悲哀。那一幕幕哀歌,让人心痛。 杨汕来到这个世界,誓要改变这一切。
33.2万字10个月前
贞观楚王 连载中
贞观楚王
只为了吃
大唐初年,风云变幻,千古一帝,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又是何等风采。
4.9万字10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