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桓帝
超小超大

第17章 杀人诛心 (3-1)

三山浮桥未尽焚毁,致使二十八艘大船堕入敌手。作为负责扼守黎阳河津渡口的本军主帅,梁方平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同时还兼有暗中资敌之嫌。

只要把这一条坐实就能要了他的命,可惜的是,这条罪状牵扯到负有直接责任的韩世忠。换句话说,要想砍下梁方平的首级,必得先把泼韩五那厮的脑袋揪下来。

这不等于自毁长城吗?赵桓当然不干了,是以此事最终只能不了了之。

至于丢城弃地那一条,罪名更加无法坐实。

有老昏君那道手书密诏作护身符,甚至连提都没法提一下——倘若将其公布于众,老赵家的脸面都会被艺术家皇帝丢尽。就算赵桓愿意看老昏君出丑,越王赵偲也会拼了老命替亲兄长把这件事情压下来。

然而赵桓已经下定了决心,今日这次瑞圣园之行,既劳师动众,又浪费了大半天金军围城之前的宝贵时光,无论如何都得把梁方平送上断头台——不光是为老昏君擦屁股,更是为了杀一儆百,震慑那些胆敢在以后的战事中丢城弃地或者临阵逃脱的奔军之将,意义不可谓不重大。

他思来想去,最终觉得只有“违逆圣命”这一条最好用,类似于寻衅滋事,怎么套都合适。

惟一有点瑕疵的是,被违逆的这个“圣命”却是理直气壮让人家去死——是不是有点一本正经瞎胡闹?没关系,接下来不是还有“悍然羁押传旨钦使”的细分罪则嘛!

岂料梁方平听了这个罪名,居然把脖子一昂,摆出一副大义凌然的样子:“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官家要杀要剐,一切悉听圣裁。只是有一样,一人做事一人当,臣仆麾下这些捉杀军旧部,多年来南征北战,东讨西杀,既便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乞请官家能网开一面,只令臣仆一人引颈受戮即可,不再殃及无辜。”

什么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不就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嘛!

赵桓兀自冷笑,梁方平这厮还真是阉货里的极品人才,知道自己今日终归难逃一死,居然妄图在身后留下舍生取义、杀身成仁的好名声。

哼,你想沽名钓誉做被冤杀的统兵大将,朕可不做无道昏君!

他想到这里,冷不丁大喝一声:“左部将田师中听旨!立刻宣召捉杀军旧部队官以上将佐,速速于主帅中军大帐集结待命!”

此言既出,众人皆是一愣。皇帝同时把这么多人宣召过来,是要对照花名册亲自点将吗?

孰不知,凡队官以上、军级主兵官以下的武职员僚统称将佐,共有队将、部将、训练官、准备将、副将和正将六级名目。

其中队官与队将是一职两名,无品尉勇担任押队或拥队者为队官,若是由九品小使臣充任则为队将,每队正兵五十人左右,全军五千人的话可分一百队。

这样,拥队和押队加起来至少有近两百位队级主兵官,再算上其它各级将佐,人数显然过于庞大,倘若全都到中军大帐里集结,恐怕站都站不下。

是以赵桓把与会资格限定在队官以上的所有将佐,既便如此,也有近百位从九品以上的大小使臣。

这里所谓的使臣,可不是出使友邦的使节,而是一种复古称谓,正如礼记里所说的“仕于公曰臣”,相对于诸司正副使而言,其下的武职员僚皆可称之为使臣。

田师中完全没有想到,皇帝会亲自给他这种卑微之人下旨,是以倍感荣崇,当即拿着梁方平刚才交付给他的主帅令牌,分赴各地召集众将去了。

捉杀军各部距离瑞圣园都不算太远,牙兵亲随第一将就不用说了,其营垒就在祭坛附近一带,咫尺之间抬腿即至。

第四将和第五将分别驻屯在封邱门外的袄庙和元宝寺,骑马的话来回最多一刻钟,不过如今却连半刻钟都用不了了。

自打接到主帅命他们向中军大帐靠拢的指令,这些人已经主动布署于州北瓦子的左右两侧,正在严密监视着御前禁卫师旅的一举一动。

宋桓帝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相关小说

我在元末种粮食 连载中
我在元末种粮食
清九玄
粮种销售员张阳泉穿越到元朝末年,正值红巾起义,天下大乱。这一年,朱元璋还在郭子兴手下当一名十夫长;张士诚在泰州谋划着带盐丁们起义;陈友谅还是沔阳一名小吏。在这个人吃人的乱世,有粮食就有军队,有军队就有势力。张阳泉凭借手中粮种,慢慢建立起自己的一方势力,加入到争雄天下的队列之中。
170.5万字11个月前
北宋小山贼 连载中
北宋小山贼
鸦杀尽斩生
徐牧野穿越北宋成为一名书生山贼,因寨主算计失策全军覆没,偌大山寨只剩四五个小喽啰,还有自己这个光杆寨主,还有一个美艳动人的前压寨夫人。 徐牧野本欲离开贼窝,下山作个好人,却发现自己手上有条人命……
8.4万字11个月前
史上第一驸马 连载中
史上第一驸马
烟雨织轻愁
大兴皇上:叶孤鸿真是治世之能臣,国之良将,有了你,我大兴真的要大兴了; 西夏皇上:叶孤鸿用兵如神,我们西夏抵挡不住了,怎么办?怎么办?怎么办? 大理皇上:叶孤鸿是诗仙、文豪、智者,我大理就需要这样的人才。 他们共同的心声:驸马当选叶孤鸿!
16.8万字11个月前
盛唐小园丁 连载中
盛唐小园丁
北冥老鱼
上元二年,大唐鼎盛,国内百姓安居乐业,四境之外再无强敌,统治的疆域也达到了顶点。 然而就在这盛世之下却掩藏着无尽的危机,皇帝李治风眩加重,武媚娘开始参与政务,太子李弘体弱,无力与母亲争权,大唐皇权开始落于妇人之手,北方本已臣服的草原各部更是开始蠢蠢欲动。 在这个盛极而衰的关键时刻,张纵穿越到曲江池畔的一个少年身上,养养花、种种草,安安静静也挺好……
102.2万字11个月前
汉末元行记 连载中
汉末元行记
十一月书
一个现代人穿越到了汉末就一定能轻易的逆天改命吗?裴元一开始是也这么认为的,可是一次次的挫折和磨难却叫他发现这个动荡不安的时代比前世更加难混。 这里讲究出身、名望和实力,他一样也没有他只是一个普通人,想要跟人比智慧吧却又发现不管是小强盗还是小商贩都不是没有脑子的路人甲。 唉路漫漫兮其修远兮,看来争霸天下的梦想还很遥远,还是先想着该怎样活着吧!所以这也是一个很长的故事。
17.0万字11个月前
与大明同行 连载中
与大明同行
醉寻芳
简介: 大明开国之初,四边未靖而国用不足,皇储暗弱而藩王势大。 生为辽王朱植,弃藩回京则任人鱼肉,立足辽东则燕王不容。 左右为难之际,来自君士坦丁堡的传教士带来了雇佣辽王府护卫的请求…… 当东西方文明之间第三方的插入,会给15世纪的世界带来什么?
36.7万字11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