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加上,养骑兵,也是一件相当烧钱的骑兵。专门的草场、马镫、马鞍等杂七杂八的。所以,司马祗就是很好奇啊,战国时期的各国,像是什么秦国、楚国、齐国动不动就万骑,魏国、韩国五千骑、燕国六千骑,还有赵国号称十万铁骑。
要知道,战国时期人口最多的秦国、楚国还有齐国人口也不过五百万,赵国不过三百万~三百五十万的人口,平时全民皆兵,人口和军队比例将近于5:1,还得养着规模这么庞大的骑兵,哪里来的钱?乱世嘛,可以理解你有些苛捐杂税。但是,现在的东海国五六百万的人口都不敢说能养活的起十万骑兵。
战国七雄到底是怎么养得起这么多的骑兵的?喝西北风儿?!
算了,司马祗强迫自己不去想这些糟心的问题。
赚钱?要不整点儿五石散?一个想法突然出现在司马祗的脑海里面。
寒石散又名五石散,源于秦代而兴于魏晋,唐代后逐渐不为人所服用,现今流传方帖是由石钟乳、紫石英、白石英、石硫磺、赤石脂五味石药合成的一种散剂。据说该散剂由张仲景发明,用于伤寒病人治疗,因为散剂性子燥热,对伤寒病人有一定益处,用此药后,必须以食冷食来散热而得名。
服散无异于慢性自杀,与现代社会中的吸d现象性质类似,但服散对人体的危害程度却要远远超过吸d。服用五石散的时间越长,中毒的程度就越深,直至死亡。长期服用的结果,有的舌缩入喉,有的痈疽陷背,有的脊肉烂溃,有的痛苦异常得要自杀,有的因为应饮热酒却误饮冷酒而送了命。
这玩意儿就是相当于是古代的毒p,这话说出来可能是有些偏颇,但是事实如此,少量服用能够治病,大量服用不慎致死。
五石散,亦称寒食散。其五味主药为白石英、紫石英、石钟乳、赤石脂、石硫黄而言。五石散是一种剧毒药,服用后伴随毒性发作,产生巨大的内热,因此需要一整套极其细微而繁琐的程序,将药中的毒性和热力散发掉,即所谓散发。如果散发得当,体内疾病会随毒热一起发出。如果散发不当,则五毒攻心,后果不堪设想。即使不死,也将终身残废。而散发的重要一点是,必须在服药后多吃冷饭,故称寒食散。
所谓“五石散”,是一种中药散剂。这种散剂据说是张仲景发明的,张仲景发明这个药方,是给伤寒病人吃的,因为这个散剂性子燥热,对伤寒病人有一些补益。称它“五石散”,是因为它用石钟乳、紫石英、白石英、石硫磺、赤石脂五味石药合成的一种中药散剂,而之所以又被称为“寒食散”,乃是因为服用此药后,必须以食冷食来散热而得名。
除了吃冷饭之外,还要注意多外出步行运动;称为散动或行散。还要注意多喝热酒、好酒,每天饮数次,使身体薰薰有酒势,即处于微醉状态。如果饮冷酒或劣质酒就可能会送命。西晋的裴秀就是因服药后饮用冷酒而致命。另外,服药后还要用冷水浴来将药的毒性和热力散发掉,并不能穿过多过暖的衣服。
卖这玩意儿看起来是挺缺德的,就跟后世卖鸦片一样。但是,性质和香烟还有嚼槟榔一样,以前香烟的包装盒儿上没有吸烟有害健康,抽死了人,这确实是卖家的责任,没有明确告诉你。但是,在印了吸烟有害健康这六个大字以后,再抽死了人,这就是买家自己的问题了,跟卖家半分钱的关系都没有,因为都已经告诉你了,抽烟有害健康,但是你自己想死,赖得着人家卖家吗?
赖不着,对不对?
再说了,五石散从秦朝时期就出现了,到现代五百多年了,你要是告诉我这些嗑药的人都不知道五石散有毒,鬼都不信!
既然都知道五石散有害身体健康,那我贩卖五石散,应该就跟我没有关系了,因为你害怕吃死自己,你可以选择不买。
但是,你明知道这个东西有毒,你还很是头铁的去吃,最后你自己吃死了。那就跟我没有半分钱的关系了
还是那一句话,有需求才会有市场。
一种东西会出现,完全是因为有需要。
大晋枭臣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