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成一个大唐
超小超大

第十三章:长安纨绔 (3-1)

姜云明坐着程咬金家的马车回到了城外的庄子里,给了车夫点赏钱便让其离去了。李二给姜云明的封户是以田家村为中心的周围七百户以及1000亩永业田。李二知道姜云明在大唐就只有田家村的那个坟头还算是他的牵挂,所以给他的封赏是以田家庄为主。

姜云明本该搬去自己的封地,只是田家庄之前并没有人建府,李二派皇宫的工匠去给姜云明操办了,所以姜云明还是住在原来的庄子里。虽说李二将杜如晦这庄子赐给了她,但是哪有住在别人家地盘上的道理?

姜云明回到书房,将哮喘的病症以及注意事项让管家执笔写了下来。没办法,现代人哪有几个能写好毛笔字的?写姜云明写,但是写的李二能不能看懂姜云明就不知道了。姜云明差人将方子送进了宫。

庄子后的几间屋子原来是放杂物的地方,姜云明让人腾了出来,在周遭的村子里找了一些针线活儿好些的妇女,在此轮班倒的制作棉衣。这些棉衣往小了说是北上士兵们的命脉;往大了说那是关系着大唐万千百姓能不能吃饱饭的关键,是以姜云明很是上心,不吝惜的给了高工钱,让妇女们一定要认真。农家妇女们感恩戴德,保证做出让姜云明满意的棉衣。

姜云明让管家备了车,他准备去长安城里看看调料,为他推广鸡鸭做准备。后世常用的调味料在大唐很多都是被当做药材使用的,人们并没有发现它们还能调味,让食物变得更加好吃。这个时代的食物除了炖就是煮,然后再加点盐就完了,使得姜云明吃的都有些反胃了。

说起大唐的不好姜云明满心怨念。来到大唐一年多了,吃的就那么几样。在田家村天天喝米汤,吃野菜。现在他的用度由李二报销,终于能顿顿吃肉,还都是炖煮的,而且就只有羊肉。猪肉在唐代被称为贱肉,都是穷苦人家解馋的,所以基本买不到,再者是现在的人养猪都是没有骟过的,很骚。牛肉就更别说了,耕牛的重要毋庸置疑,私宰耕牛是犯法的,也就那程咬金家的牛三天两头不是撞死就是摔死的。

姜云明坐在马车里,怀念着后世的生活。在大唐蔬菜就白菜莴苣那么几样,主食就是大米小米和小麦,大豆现在的人们还不懂的怎么制作,只会炒了当零嘴吃。就连拉屎擦屁股都得用竹片片,剌的姜云明屁股疼,对上厕所都有阴影了。

马车很快就到了长安城,姜云明吩咐车夫直接带他去东市药店。姜云明慢慢习惯了长安城这古色古香的街道,哪怕是新建的房子。看着市集上来往的人们,自己不到一个月之前和他们一样,为了生活忙碌。再看看现在自己现在起居有人伺候,出行有人驾车,颇是感慨。

到了药店,姜云明将单子交给了药店伙计,伙计见姜云明要的药材毫无搭配,且需求量极大,急忙去找了掌柜的。

掌柜的不停地和姜云明说药材要注意君臣佐使,还有各种禁忌,不能随意吃的。姜云明听了许久,甚是不耐烦,直接告诉他这不是用来吃的,让他照量给就是了。

姜云明从掌柜的目光中看出了二傻子和败家子这两种意思,但是实在是和他没法说。那不成要告诉掌柜的这些药材不是用来治病的,而是用来做菜的?那估计掌柜的就真的将他当成了傻子。

姜云明将药材带回了庄子,长孙皇后的人迟迟没来找他,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仓库腾出来制作棉衣了,药材只能放在了书房,闹得满屋子药味儿。本来姜云明闲暇之时还去书房看看书现在也不去了。繁体字虽然不懂但是也能看个大概,国人似乎都自带繁体字识别系统,繁体字虽然不能认识全部但也能理解个八九不离十。

大唐的生活很无聊,没有后世的电脑,电视,连电都没有,每当入夜姜云明只能早早入睡。怪不得古时候人们都生那么多孩子,实在是天黑了没事儿干啊。

九月初。农妇们终于是将棉衣全部做完了,姜云明看了看,针脚细密,没有一件漏出棉花的。额外给了农妇们一些赏钱,农夫们千恩万谢的走了。

高昌国归来的士兵带的棉花很多,制成的棉衣足足二百有余。多出来的棉衣姜云明送给了李二,李二说他要好好的收藏,这棉衣意义非凡。

养成一个大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相关小说

抗日特战狙王 连载中
抗日特战狙王
一池清墨
中华民族遭受侵略,民族危难之际, 山河破碎,国破家亡,何须马革裹尸还!
5.1万字12个月前
我在大唐当山神 连载中
我在大唐当山神
冯家大少
[[【飞卢小说网独家签约小说:我在大唐当山神】一眼睁开,霍凌云发现,他……竟然穿越了,而且还穿越到了大唐年间,可悲催的是,他却成为了一道灵魂体。不过好在有着系统的存在,在系统所提供的选择下,他毅然决然的选择了成神之路……继承香火成神系统,兑换神技、收集信仰、拯救村民、开采矿脉……且看他如何在这大千世界中逐步成为仙灵般的存在,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神话世界飞卢小说网提醒您:本小说及人物纯属虚构,如有雷同
11.2万字12个月前
超神学院葛彦爱情 连载中
超神学院葛彦爱情
可乐荷尔蒙
葛小伦和彦不一样的超神爱情故事,请大家见证各位大神们的成长过程吧!
53.0万字12个月前
太子别动 连载中
太子别动
坑媳妇专业户
官员和太监打起来了,怎么办? 鞑靼来袭,河套快丢了,怎么办? 文官各有各的小心思,武官能打的没几个,怎么办? 天灾不断、国库缺银缺粮,怎么办? 有人造反了,怎么办? 皇帝、官员、勋贵、太监、百姓纷纷道:“小事,小事。看住太子要紧!太子别动,求你别在搞事了。”
129.5万字10个月前
叫我大官人 连载中
叫我大官人
亲亲小郎君
穿越红楼,贾璞本来只是想保留一份贾府的基业,当然,若是能混个大官坐坐,自然是极好的。 不过,貌似皇帝想招自己为女婿? 贾璞自然不屑一顾,当爹的想多奴役自己几年帮他打天下,当女儿的更无耻,居然想霸占自己的身子。 这帝婿自然做不得!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曹公撰写中的红楼为何会急转直下呢?小生在此做了大胆的假设,并在此基础上设置了四国鼎立的架空背景,敬请诸君。)
6.4万字10个月前
背枪者 连载中
背枪者
宵瑶九洲
1850,洪杨革命,皖北农村,捻子盛行。民间有所谓背枪者,善于使用长枪,一发可达三四百步,准头犹过穿杨之箭。 黄大道随父读书经商,不幸陷于捻匪。从此,养尊处优的纨绔公子,不得不面对极度非凡复杂的乡村社会。 在匪巢中,黄大道学得使用长枪,亲历捻匪打梢行动,最终投入轰轰烈烈的晚清农民运动。
9.9万字10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