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之赵构跑路从打卡开始
超小超大

第17章 为什么不答应 (3-1)

宋朝军队的总兵力,在历朝历代中,仅次于明朝。

在鼎盛时期,宋朝军队的总数达到了180多万。

其中,禁军有80多万。

所以《水浒》常说林冲是八十万禁军教头。

是不是教了八十万人不知道,但是北宋禁军确实高达八十万之多。

唐末割据,赵匡胤认为就是节度使权力过于巨大。

所以他集兵于中央,强干弱枝。

他认为把最精锐的士兵收归中央,这样你还怎么造反?

确实终宋一朝就没有人能造反成功的。

便是他的强干弱枝这法,倒后面还是慢慢的变味了。

首先是边镇不愿意把精兵调到中央,比如西北种家军。

理由也很充分。

要守边。

你把我的精兵抽走了,万一守不住边镇怎么办?

嗯,确实很有道理。

所以弱枝是不可能实现了。

没法收就自己招。

结果发现中央没战事招那么多兵不是白养吗?

吃空响那就是必然出现的事了。

再然后反正都是吃皇粮,又不打仗,于是有点关系的都往里凑。

八十万,多大的名额。

贵族子弟也是有限的,于是后面更离谱。

灾年就招兵。

壮丁当兵有粮响了就不造反了呗。

到了高俅当太尉,那更是把禁军玩出了新花样。

来当兵,你要有手艺才行。

所以禁军打仗不行,但是都是特殊兵种:工兵。

禁军打仗不行,可是里面有大批的能工巧匠。

看过《水浒》的人应该有印象。

高俅的“威武战船”、“飞虎战舰”,一定印象很深。

如果不是因为其动力源用了人,第一次看的观众一定会非常诧异。

这简直太有现代味道了。

相州的兵源很大一部分来至于溃卒。

而其实人数最为重多的就是禁军。

没办法开封实在太近。

跑相州刚好。

高俅掌管禁军达20 余年兵源都是他招募的。

可以说徽宗禁军就是高俅的后花园。

他将军营的地皮建成私宅,还把禁军当做私役,不管训练。

他要盖房子就让禁军给盖,泥瓦木匠没有怎么办?

招,招为禁军。

钱还是国家出。

禁军在他手上更多的就是工程队。

自己修了还算,还去接工程。

给钱。

禁军给你盖。

赚的钱又是进了自己的腰包。

还不用自己掏钱给这支免费的工程队。

这也是为什么金人打进来,宋徽宗的几十万禁军一点战斗力都没有。

因为他们不过是披着兵衣的泥瓦匠。

如果是些泥瓦匠木匠还好。

其中还有一部分是高俅养的打手泼皮。

这些人有的跑的快跟赵构去了应天。

跑的慢的就被宗泽吸收进了相州。

这些人的战力是可想而知。

几十万人都守不住开封。

战力何其低下。

宗泽也是了解的。

所以对于这些人,能用就用,用不了就要打发走。

至于去哪,南下也好,北上也行,就随你。

反正相州只能养战兵。

而这些要离开的士兵,就给吃顿好的。

白米饭!

听高个这么一说,赵构明白了,原来这些就是宗泽不要的禁军。

换句话说,其实他们就是自己的亲军了。

因为禁军保护中央政府,名义上就是保护他这个皇帝赵构。

南宋之赵构跑路从打卡开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相关小说

三国之布武江山 连载中
三国之布武江山
十月扬
不一样的三国,不一样的吕布。 片警吕奉献,因公殉职,灵魂穿越,重生在东汉末年,还成了三姓家奴吕奉先。 幸运的是,张角还未起义,董卓还未乱政,群雄也未割据。 所以一切都还有机会,斩名将,灭群雄,战四方,扫六合,平八荒,威震寰宇,布武江山,我为吕布正名!
123.9万字9个月前
弘治大帝 连载中
弘治大帝
煮酒不喝
天选之子,开局便是皇帝独子,想不当皇帝都难!
65.7万字9个月前
大金国驸马爷 连载中
大金国驸马爷
扶桑太守
倒霉的他,懵懵懂懂地穿越到了一个陌生的世界里,莫名其妙地被人追杀,原因竟是他勾引了人家的有夫之妇。 可他才刚刚来到这个世界里啊,而且还只是个高中生,这是绝对的冤枉。然而他百口莫辩,她,不相信他…… 在她看来,如果他真的没做那种事,人家又为何要真刀真枪地置他于死地?……冤枉! 答案的解开,并不一帆风顺,刀光剑影,铁马冰河,有战争,有阴谋,有铁血,有柔情。 金国崛起,灭辽灭宋,这是一个烽火连天的时代
128.0万字9个月前
三国之从并州开始的崛起 连载中
三国之从并州开始的崛起
木木长官
丁毅:我要华夏文明遍洒天下,我要治下百姓乐业安居! 吕布:能够陪主公征战四方,是布的荣幸 赵云:为百姓,我能赴汤蹈火 刘备:我的汉室江山啊,我愧对先祖啊,我不甘啊 曹操:我做的最错的抉择,便是错信了丁姓小儿 孙权:为了江东男儿的性命,我可以交出权力 吃瓜群众问丁毅:谁给你的勇气敢让你去图谋天下? 丁毅郑重的答了一句:是 系统 。 “靠——” “靠——+99”
44.8万字9个月前
太子的自我修养 连载中
太子的自我修养
柒易71
甫一穿越就是监国太子,但李弘却丝毫不觉得庆幸,只因他成了李治与武则天的嫡长子。 大唐显庆四年,帝后东巡洛阳,太子弘于长安监国,年方八岁。
11.2万字9个月前
争明之猫奴学士 连载中
争明之猫奴学士
映今月
无良包工头李牧意外来到了数百年前的明朝,他胸无大志,谗言媚上,一心只想着赚钱享受安逸的生活,却被迫卷入一个又一个巨大的漩涡,不得不改变自己。 “故宋有蹴鞠太尉,大明有猫奴学士。”世人皆以此嘲笑李牧。
45.1万字9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