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得把肥皂先做出来,趁着它凝固的时间去县里一趟把银票换了,然后回来准备做生意的事情。
这次的草药晒干水之后还有大半筐,直接卖了1380开元通宝。
陆晨拿着这沉甸甸的一串铜钱,有些傻眼了。
贞观初期因为金银数量稀少,所以市面上流通的都是铜钱,也就是开原通宝。
那自己那200贯的银票,不会是要兑成200串这么长的铜钱吧?这不得准备个大箱子去装钱了?
老郎中肯定的告诉他:“没错,你若是要去钱庄换银钱的话,都是换的通宝。”
“这、有点重哈......”
陆晨把这一大串通宝用布包起来,绑在胸前,然后把零碎的再跟老郎中讨了点纱布包起来塞到衣襟里。
现在一身都是用开元通宝武装起来的,陆晨都觉得自己这一身老值钱了!
换了钱,陆晨又去杂货铺子买火碱和日用品。
火碱巴掌大的一块花了10个通宝,家里的米和面还有,陆晨这次也不买多,就买了十斤的白米,然后就顺着路先去了铁匠铺子。
到了打铁铺一问,陆晨心直接就凉了半截。
一把锄头要50文,一把镰刀要60文。
赚了一共1380文,刚刚买了不少东西,花了几十个通宝,等下还得去买肉回去榨油,然后还想去买多一匹布,陆晨还想买一口锅。
这数越算,陆晨的心越凉。
这真是花钱如流水呦!
然而陆晨一时没有想到的是,他买的对于普通人家来说都是一些大物件,像锄头,镰刀这些都是能用几辈子的,衣服也基本是一件能穿十几年的。
大的穿破了就拿来改小给小孩穿,哥哥长大了就给妹妹穿。
一件衣服不穿到实在补都不能补了,农家人都不会舍得扔掉。
不过来都来了,肯定要全部问清楚价格的。
“劳驾,请问一下,我若是要打一口大铁锅,需要多少钱?”
这几日吃的都是直接用小陶锅煮的东西,一点油水都没有,陆晨实在是有点嘴馋。
他记得唐朝虽然因为生产力的原因铁矿开采的力度不够,铁锅不够普及,但是一些贵族家中是已经有铁锅的了。
那收定金的男子抬头看了一眼陆晨,也不知道这个小郎君是哪个大户人家出来的,居然连铁锅这种没用的东西都想打。
“铁锅我们这里倒是可以打,但是要200文一个哟!”
陆晨:“......”
行吧!我穷,铁锅就先不打了,告辞!
不过锄头、镰刀这些肯定是要买的,炭盆陆晨也想买一个。
咬咬牙,还是各定了一个。
至于炭盆,倒是没定到。
主要是打铁铺那边的人告诉他,他可以去杂货铺子买一个红土烧制成的炭盆,没必要买铁制的这么奢侈。
负责登记的人坐在里间,问了陆晨户籍的具体住址,年龄,生辰等等,一边说:“交了定金之后,我们自会与衙门核实户籍信息。大概需要五日时间,然后打制的话也需要五日,十日之后你过来取。”
久久没得到回答,登记的书生抬起头,看着眼前正在思考的陆晨。
陆晨的心已经哇凉哇凉的了。
户籍信息?他鬼知道啊!他也想知道啊!
陆晨尬笑一声,问道:“请问阁下,可否用别人的户籍信息登记?”
那书生看了陆晨几眼,这小郎君一身的气度也不像是逃犯、下人之类的,莫非是大家族被隐藏起来躲税的人?
因为隋末的时候动乱,所以各县的户籍文书都不齐全,很多大家族都特意隐藏人口不上户籍,就是为了避税。
而且因为战乱,很多村民也都逃往了深山里,以致于现在已经是贞观10年了,还陆续有许多从山上下来的人来补办户籍。
这小郎君一身细皮嫩肉的,看起来也像是大家族出来的人。
郎君在大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