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卫臻这样说,卫冲三个人倒是机灵劲儿上来了,齐齐躬身表态。
“好了,不说这个,蔡师在洛阳如何?”
作为弟子,卫臻上蔡府,不准备拜帖也是无所谓的。他又尚未成年,进了蔡府大门只有被使唤的份儿,哪里需要人招待。
“蔡祭酒献书之后,平日里除了和同僚好友唱和,就是在窝在东观用功,修改完善那部书,听说是要弄一部足以传世的《字识》出来。前些日还亲自找到纸官,准备书籍印刷之事,想来应该修改的差不多了。”
“纸官现在谁为令丞?”
纸官就是掌握着宫廷用纸造纸事务的机构,设令丞一人,秩比四百石,官在两千石遍地的洛阳算不上大,却绝对是卫臻重点关注的部门之一。
“桂阳人蔡著蔡子叙。”
卫冲在洛阳几个月,事儿没办成几件,人头却是精熟。
“桂阳人?莫不是与蔡侯有什么瓜葛?”
卫臻对现在朝廷大佬们的背景了解的不多,蔡伦却是因为他想搞造纸术特别关注过。知道这位太监发明家正是桂阳郡出身。这位去世时还在安帝朝,还是因宫廷斗争导致的非自然死亡。死后封地都被废除了,直到桓帝时才算给他恢复名誉。有没有后人,卫臻就不是很清楚了。
“蔡著正是蔡侯玄孙,皇家平了蔡侯冤屈后,蔡侯后人一直在纸官任职,已经传了两代人了。”
卫冲的话让卫臻直撇嘴。蔡伦改良造纸术固然是大贡献,说他冤屈,那是纯扯淡了。首先被他与邓太后合着伙欺负的安帝就不会同意。
不过蔡家人能两代都在皇家纸官任职令丞,看来造纸术是成了家传了。就不知道蔡伦的铁匠手艺有没有传承下来。
“蔡侯是谁?”
侍立一旁的典韦有些忍不住好奇。纸官可不是什么有前途的任命,一个侯爷的后人接连两代在纸官打转,未免太过落魄了些。
“就是安帝朝的蔡敬仲。”
卫臻解释了一句。典韦现在虽干着亲卫的活,却有家臣之实,放以前,性子谨慎的他绝不会随意插话,这也有他读书识字后,对各种典故好奇心越发严重的缘故。
看典韦一脸茫然,显然不知道安帝朝的蔡敬仲是何许人也,卫臻不得不多解释一句:“就是发明蔡侯纸的那个。”
“哦。”
蔡侯纸比蔡伦本人的名气可大多了,典韦一下子就对上了号,蔡侯纸他虽没资本使用,在蔡家却见过不少次,蔡珟又是个爱张扬的,典韦从她那里可没少听这蔡侯纸的来历。
典大个恍然大悟之余,想起蔡珟说的蔡侯生平,又多问了一句:“不是说这蔡侯十五岁就入了宫,作了是宦官么,怎么还有后人?”
呃,宦官怎么还有后人?典文简典大个,以后你老板的老板,他爷爷就是十常侍原本带头大哥,很著名的一位太监!
三国工程师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