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勋也在一旁拿起纸页风干。文字上的功夫,身为武将的盖勋不算了解。但见王粲笔锋老辣,铁画银钩,便知此人绝非凡数,也附和地大声赞叹起来。有了这‘讨董檄文’,盖勋和曹操都安心不少。曹操就留在旅舍,休息一夜。盖勋要会皇甫府,探查皇甫嵩的口风。两人在旅店门边,握手告别。盖勋对曹操道:
“方才,我便见尊驾一直面有难色。不知为何?曹将军可是还在担心,事情成败的问题?”
“非也。元固多虑了,”曹操摇头说,“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已定之事,不足虑也。曹某在担心的,是另一件事情。”
盖勋加以问询。
曹操便将徐荣派出使者的事情,告诉了盖勋。盖勋思索着,点头表示他会多加注意,决不允许使者见到皇甫嵩。两人这才就此分离。
次日一早。
盖勋便来找曹操。曹操问起使者的事儿,盖勋做了一个抹脖子的动作,没再多说。随后,两人一同拿着讨董檄文,前往皇甫嵩府。这一次有了盖勋引荐,门房没再为难曹操。
经仆从告知,两人在侧房内找到了皇甫嵩。皇甫嵩端坐于椅子上,油灯下的脸色十分阴沉。也就在这时,曹操和盖勋两人注意到单膝跪在皇甫嵩下方的人,那人背影魁梧,身材健硕。而令曹操侧目的,则是这人穿了一身西凉士卒的戎甲。
曹操心里一惊,看向盖勋。盖勋也愕然地看向曹操。昨夜,盖勋特地吩咐人,守在城门边,抓住了连夜入城的西凉使者,将之杀死。盖勋自以为高枕无忧,谁知第二日,却见到了另一个使者。这就像鬼魂还世一般,令盖勋错愕不已。
两人都很清楚,使者抵达皇甫府,对曹操来说意味着的,便是囚禁和死亡。只见使者回过头来,指着曹操道:“皇甫公,这人便是董公指名道姓,要的曹操。还请皇甫公将之抓起来,交与小人。”
一时,有如天昏地暗。曹操只觉得房间内的光线,都蒙上一层死亡的阴影。他匆忙看向皇甫嵩,皇甫嵩抓着扶手,声音沙哑地问:“孟德做了什么事儿,值得董公如此兴师动众的?”
言语之下,似想翼蔽曹操。
西凉使者回答说:“曹操逆贼,多次试图行刺董公。还望皇甫公明见!”
“咳咳。”
皇甫嵩咳了咳,对曹操说,“孟德啊,你真的有试图行刺董公吗。这里是不是有什么误会?”
“启禀皇甫公,这里确实有些误会。”曹操拱手道,“孟德虽无济世之才,但也绝非乱臣贼子,这行刺朝公之事,绝非在下所为。”
“皇甫公。”
西凉使者不依不饶,从怀中掏出一封信,递与皇甫嵩。一旁的盖勋走上来,拿过信,交到皇甫嵩手里。西凉使者说:“这封信,乃是董公交与皇甫公的亲笔信。皇甫公一看便知,该如何处置曹操这逆贼。”
皇甫嵩咳嗽着摊开信,昏暗的灯光下,看不清楚。
“还是小人为将军读这封信吧。”盖勋说。
“嗯,嗯。”
皇甫嵩闷哼了几声。
盖勋便拿起信,大声读出来。这封信应该是李儒代笔,措辞颇为尖酸狠厉,就像曹操杀了董卓全家,而董卓不杀曹操难解心头之恨一般。如果是不了解李儒的人,大概会以为李儒和曹操有仇。但事实是,文如其人,李儒行文就是这样的风格。
听完信的内容,皇甫嵩的脸色越发阴沉。这时的态势已非常明显。如果皇甫嵩要保护曹操,不肯将曹操交给西凉人,就势必会得罪董卓。该何去何从呢?皇甫嵩疲惫地抬起眼睑,瞟了使者一眼,说:
“董公是否还有别的事儿,要交代给我的?”
“是。”
使者取下背上的竹筒,将之拆开,恭敬地取出其中的卷轴,说:“这是天子要求交给皇甫公的诏书。”
天子?
一听汉帝之名,在座的曹操、盖勋,以及后方的仆人,纷纷跪下。上座的皇甫嵩也随即站起来,跪在圣旨面前,伸手恭迎。信使将诏书交到皇甫嵩手中,退回原位。众人才缓缓起身。
弈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