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着排成一线的明军压过来的势头丝毫不减,速度虽然不快,但没有驻足的迹象,相距已然不到两里,还在缓缓南压。
那森然有序的阵列,竟给豪格部骑兵带来一股逼人的压迫感。
豪格整了整衣领,坐在马上翘首观望,面色变得古怪起来。
这不对啊。
“难道他们想对我部发起攻击?”
豪格将脑后的一小撮鼠尾辫子塞进轻甲衣领中,嘴角露出冷笑。
他久经沙场,十三年前在黄台吉发动的宁锦之战中便上阵了,在锦州与明军大战,击败过明军。次年又和勒济尔哈朗征伐蒙古固特塔布囊,将其击败诛杀,收获其部所有。
崇祯二年,豪格跟随黄台吉绕道蒙古突入明国内境,包围并且攻打过明国京师,大肆掳掠百姓、牲畜、粮食和财富。
崇祯六年,黄台吉问诸将,明国、朝鲜、蒙古察哈尔部先打哪一方,豪格向黄台吉建议主攻明国,而且再次绕道蒙古深入明国内地。
给明国做宣传,让百姓觉得建州人的侵入是因为崇祯皇帝不肯议和,让饱受劫掠的百姓深恨崇祯皇帝,瓦解明国内部人心。
崇祯七年,豪格与黄台吉深入山西,杀伤掳掠。
崇祯八年,豪格再次率军劫掠山西,掳百姓物资壮大建州。
崇祯十一年,清军进入内地,豪格一路攻到山东,沿途劫掠无数,直到第二年四月才回去辽东。
崇祯十三年,黄台吉决心打垮明国关宁锦防线,让豪格随多尔衮出征,围困锦州、松山、杏山,在杏山击败洪承畴的援军。
这些过往的战果,尤其是丰厚的劫掠成果,让豪格原本有些软弱的性子也变得自信起来,而且对明国的军队形成了固有的认知,都是一群不敢主动出击的怂包子。
是故,当看到明军骑兵越来越迫近,豪格惊讶的笑道:“这支明军挺有意思,竟然要主动发起攻击,本王倒是有点刮目相看了。”
索尼也是在军中历练过来的,将双方形势看得明白,笑眯眯道:“就算我们出三五百骑,也能保持优势,何况十倍于对方。”
清军各甲喇章京、牛录章京自然也都明白。
从历次战例来看,清军与明军若数量相等,几个人和十几个人胜负难料。双方不畏死的悍勇之徒终究是差不多的,比如吴三桂、祖大寿诸部的家丁悍兵。
然而若增至数百人以上,明军就败多胜少,只能依靠城池或者山河等有利地形防御。
有数千数万人的规模,战场摆开,清军的野战优势便最大程度的发挥出来,明军难以为战。
双方各部之间的军事组织协调是一方面,最关键的是军兵战斗的欲望。
清军的首要目标是劫掠,连人口百姓都要掳掠为其所用,每个人自然充满了战斗欲望,可以拿到丰厚的收获。
而明军战斗图什么呢?加入军中就能拿到粮饷,打与不打一个样,自然动力不足。
至于军兵的悍勇,将官的指挥才能,都要在底层军兵的战斗欲望中才能形成,否则都是空谈。
所以,当看到接近的明军竟然个个铁重甲,而且一眼可以看出那些盔甲的质量乃是当世首屈一指的,豪格与索尼已然嗅出了清军的强烈战欲。
“明军给我们送重甲来了。”
豪格朝众骑大声喊道:“杀敌者,明军的重铁甲就是你的!”
两千骑兵,一千轻骑,一千重骑。
轻甲容易获得,精良重甲太难得了,而且重骑作为击溃敌军的核心力量,待遇也比轻骑高出不少。
听到豪格的激励,一千轻骑朝明军那边露出贪婪的目光。
即便一千重骑,肉眼可见比明军的重盔甲比他们身上的更为精良,无不欲夺之而后快。
看到重清军嗜血贪婪的目光,索尼朗声大笑,说道:“明军重甲,应当放他们入五十步之内,我军轻骑迂回到右翼射箭,重骑则直接迎面冲撞过去。对一字排开的明军,我军重骑一波冲击便将他们冲垮了。”
万国来朝明帝国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