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阁老
超小超大

第四十八章 大疫 (2-1)

虽然说被人救上了岸,可毕竟在河水里泡了太久,身上还有箭伤,因此曹向丘在第一次清醒过后,就一直高烧不止,陆陆续续昏睡了一周的时间,才算度过了危险期,恢复清醒,可以勉强下地活动。

按照救他的老大夫说,曹向丘命硬,邪气入体,气血亏损,居然都能活下来,这是阎王爷不收他。

曹向丘自然不会把赵大夫的话当真,要不是赵大夫采药时发现自己昏倒在河边,把自己救了回来,他命再硬也得交代在这河岸上。

“嘿,王伢子,从学堂回来了?”

赵大夫所在的王家村总共有村民两百多人,在辽东只能算是一个小村子,可因为最近几年的混战,辽东稍微大一点的村子都跟着朝廷大军向南面撤离,辽阳沦陷之后更是掀起了一股逃难狂潮,都说后金鞑子是吃人的恶魔,只有逃到广宁才能避开他们的魔爪。

可事实上这些流民在广宁过的并不好,而王家村因为村长的坚持,没有迁徙,反而活得有滋有味,现在成了太子河以北规模较大的村落。

村子大了自然要找个破落书生给村里的孩子开蒙,大明关内都是这个规矩,开蒙只是第一步,要是先生觉得哪个孩子聪慧,村里还会凑钱送孩子去附近镇里的学堂读书。

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这话可不是胡说的,要是哪个村里能出一个举人,那这个村的地位会大大提升,别的不说,单单将村里的土地挂靠在这个举人身上,大伙就可以不用缴纳皇粮了。

辽东这里情况稍微差一点,读书人少,王家村也是在去年才找到一个逃荒的读书人,这才又条件在村里办个私塾,给小孩子开蒙,赵大夫也是那个时候来到王家村,躲避战乱。

很多人对满清的印象都停留他们入关之后的扬州屠杀上面,可实际上在辽东,满清对于普通民众的统治并不算差,当然,横征暴敛肯定有,比如这次广宁之战,王家村就被征收了大笔粮食,还有十几个青壮被征粮官带走作为民夫。

可只要安安分分熬下去,这些满族人也不会像后来的日寇,没事来村里抢抢鸡鸭,找花姑娘,

甚至说的难听点,这里村民的生活,比关内那些加派了辽饷的自耕农要好的多。

当然,关内怎么样,曹向丘其实也不清楚,只能用以前史书里的记忆套,可关外普通民众的生活他还是看在眼里的。

辽东这里,尤其是以辽阳为中心的辽河平原,除了冷,其他都是优点。

平坦肥沃的土地,充沛的水源,只要用心种,粮食绝对够吃,哪怕是后金这次疯狂的征粮,这些没有误了农时的村子都能勉强支持下来。

“赵爷爷,村子爷爷让我给您带个话,让您去村里祠堂一趟,哦对了,把那个受伤的小哥也带上。”王伢子本名王大福,伢子只是小名,七八岁的样子,虎头虎脑看着很可爱。

“好,”赵大夫也不知道村长找他做什么,大概和曹向丘有关,毕竟曹向丘身上火器兵器绑了一腰,一看就不是什么普通人,村长有所提防很正常。

曹向丘也是自己身份敏感,尤其是辽阳城发生了那么一件大事,王家村又不是闭塞的小村子,肯定知道外面的情况,所以他乖乖跟着赵大夫,慢慢悠悠的来到了村中央的祠堂。

因为曹向丘有伤,走的慢,等他和赵大夫到祠堂时,这里已经聚集起了好几个花甲老人,都是村里的有威望的老者,他们和村长一起管理这王家村这个不大不小的村子,在皇权不下乡的封建时代,他们就是这里的天。

“老赵,从长安堡传来消息,辽阳发生瘟疫,传染的很快,现在朝廷要求我们隔绝外人,防止疫病传播。”

王家村村长自然姓王,叫王求古,读过书,在辽阳城那里见过世面,运气也不错,最近几年王家村居然没遭过兵灾,也算是蝎子拉粑粑,独一份。

防疫的事情肯定交给赵大夫来做,术业有专攻,王村长只是通知一下,此外他也让村里的青壮去村周围放哨,防止外人进入村庄。

“另外,这位小哥,我听说你姓周是吧?”

曹阁老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相关小说

远东狙神 连载中
远东狙神
冬夜的叹息
现代狙击特种兵,带着一把满配高科技狙击枪穿越回二战,无限子弹大杀四方,在中国战场成为令日本鬼子闻风丧胆的远东狙神!
12.1万字10个月前
贞观之志 连载中
贞观之志
天下寒门
一觉醒来 图书管理员陈宇居然穿越到了初唐 没有系统没有老爸 却有着与上一世不同的抱负和理想。 血战突厥 科技大唐 且看陈宇如何镇压一个时代开创一个崭新的大唐帝国!
230.1万字9个月前
大明卷帘人 连载中
大明卷帘人
乌有相公
他不会做肥皂、不会制碱、最简单的H20分子式也不会写,却因一台死亡率高达300%的手术,将刘宗敏变成了“医闹”,李自成和张献忠也卷入其中! 风雨飘摇的乱世,看一个温和善良的志愿者,如何一步步引领华夏走向光明。
30.3万字9个月前
江山戟指 连载中
江山戟指
七辛海棠.CS
戟指残宋,制霸天下,愿天下从此不再有崖山之哀
29.6万字9个月前
大秦钜子 连载中
大秦钜子
暗夜拾荒
秦之一世,华夏千百年兴替之起源。 十数年的光阴,骊山起陵,阿房建阙,驰道通国,湘离勾连。 而在无数奇迹背后,是完备的律法,是不尽的苦徭,是争鸣渐弱的百家,是生机勃勃的市井。 矛盾之世,大争之时! 这是一个工业设计师的大秦之旅,一个隐姓的君侯嫡孙拔起于微末的故事。 观书指南: PS1.硬核时代文,自诩合理党,内附颇多干货 PS2.本书保秦立场,作者君笔力一般,凡晦涩难通,词不达意,请谅解 PS3.
188.9万字9个月前
五代大枭雄 连载中
五代大枭雄
村口的石头
公元954年,天下混乱不堪,烽烟弥漫,战火连绵,赵匡胤刚刚掌管后周禁军,耶律璟正疲于应付大辽内乱,南唐李煜尚在学宫饱读诗书,后蜀孟昶每日迷醉笙歌燕舞,南汉刘晟正大肆屠戮族兄胞弟…… 就在这一年,南汉西北边陲的深山中,一个村夫自昏迷中醒来…… 这是一段鲜有人提,却掩埋了太多英雄与枭雄的历史,或许他们的名字并不为人熟知,但他们的命运却烙印着这个被血与火侵染灼烧的年代,当终有一日烽烟散去,是谁在谈笑间
6.7万字9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