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图书馆回大明
超小超大

第六章 机构改革(一) (3-1)

朱允炆登基已经三天了。这三天来。朱允炆最大的感受就是,他什么也不懂,处理政务真的是一件超级麻烦的事情,偌大一个国家,乱七糟的事情太多,永远处理不完。这三天朱允炆每天从五六点钟就开始工作一直到晚上十点以后,感觉都要崩溃了。

“高中时候也没这么努力啊,就算高三也有偷懒的时候啊。”朱允炆哀叹,“这一天天的可什么时候是个头啊。我那便宜皇爷爷怎么就把丞相给废除了呢,还不许后面的皇帝立丞相。”

对于想做出一番事业的朱允炆来说,权力要掌握在手中,但是事情要交给下面的人去做。官员临时需要什么权力,朱允炆可以让出去一点,但事情办完了还得收回来。

“不行,不能再这么下去了,我还有更重要的事情做。内阁该出现了。”

想到这里,朱允炆说到:“来人,召四部尚书和五军都督前来议事。”

朱元璋早在洪武十五年就设立了殿阁大学士,只不过只是作为皇帝的顾问,一点实权都没有,也没有固定的工作地点,平时就跟在皇帝左右,回答皇帝的问题。段福均、范湖和古华三人这几天就一直跟在朱允炆旁边。因为朱允炆的经验实在太少,很多问题不得不问他们三人,可以说在朱允炆手下,殿阁大学士的权力已经增加了。

然而朱允炆不想一直这么下去,他的这三位殿阁大学士中了进士以后就进了翰林院做编修,做庶吉士,哪有什么从政经验呢。所以这三天休息来朱允炆颇感力不从心。虽然他的想法很多,见识也不少,但他的知识必须同现在大明的实际结合起来,否则可能造成更大的危害。段福均三人不说是一问三不知吧,很多问题也是回答的不清不楚,或者是老生常谈,满足不了朱允炆的要求。

这些顾问不合格,朱允文就想直接成立内阁,殿阁大学士就取消好了。

不过说起来,朱元璋真的给后世子孙留了一个非常好的环境,老朱既杀功勋将领,又杀士子文人。所以现在朝中大臣全都老老实实的,尤其是这帮子文人,变着花样的来舔朱允炆的臭脚,为什么呢?还不是因为朱允炆明生一直很好,跟文人走的亲近,这些文官希望提高文人的待遇吗。

历史上所谓的“文景之治”,“开皇之治”,“贞观之治”,“咸平之治”等,绝对有文人参与,而且文人参与程度很深。而汉朝武帝之后被称为昭宣中兴,因为文人认为武帝和武人把大汉朝败坏了,还是要文人来恢复国家的元气。后世明朝太祖,成祖时期就不是治世,后面对文臣非常友好的仁宣时期才是。反正从古至今文官们就这个尿性。

过了一会,就看到四部尚书和五军都督匆匆忙忙走进来了。而且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四位尚书和十位五军都督中间隔着一小段距离,五军都督在前,四位尚书在后。

行过礼之后,户部尚书郁新问道:“不知陛下叫臣等何事。”

“今天叫你们过来,是有几件事要说,首先,吏部尚书和兵部尚书一直空缺,不知你们可有推荐的人选?”

六部的事不归五军都督府管,都督们站在旁边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四个尚书则是互相看了看,都没有说话。现在他们拿不准朱允炆是什么态度,齐泰和黄子澄可都是跟着皇帝陛下的人,现在他们还都没有得到任用呢,还有朱元璋专门留给朱允炆的方孝孺,现在还在四川,虽然有先皇的遗训,也不知道皇帝陛下是否会重用方孝孺,又会给他安排一个什么职位。

大殿里四个尚书大眼瞪小眼,朱允炆看着他们也不说话,问题已经问了,如何解决,这几个尚书总要给出个章程来。

过了一会,他们似乎用眼神交流完毕了,刑部尚书暴昭往前迈了一步,说道:“起奏陛下,臣以为尚书之职关系重大,臣等不敢妄言,请陛下圣裁。”

得出这个答案,朱允炆也不意外,对他们来说,推荐谁也不合适,还不如不说话。但这也正是朱允炆头疼的地方,他对朝中的大臣不太了解,而且看《明史实在是太累了,他可不想时间都花在这上面。

“如今的吏部左侍郎是谁?”

“回陛下,是毛泰。”

“哦?此人如何?”

带着图书馆回大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相关小说

谍战剧中的武道特工 连载中
谍战剧中的武道特工
能东
于京重生到谍战剧融合的平行世界,由于身怀武道特工系统,又对谍战剧中多数人物和剧情熟悉,从此便开启了一场传奇而又惊心动魄的特工生涯。 陈佳影是我的未婚妻。 蓝胭脂是我的学姐兼…… 郑耀先是我的表哥。 沈西林、燕双鹰、明台、马云飞、陈少杰等,与我都有交集。 诸国间谍和武者遇见我,无不闻风丧胆。 ps:本书以谍战世界为背景,融合诸多元素,喜欢的朋友,请多多支持!
104.0万字10个月前
我!大唐头最铁的皇子 连载中
我!大唐头最铁的皇子
头铁皇子
[[【A级签约作品:我!大唐头最铁的皇子】(非跪舔)(非父慈子孝)“不好!大皇子绑架了陛下的人,还要勒索赎金!”李世民笑眯眯:“儿砸。”秦战冷脸:“你叫我什么?”李世民讨好:“兄弟,我好歹也是当今陛下,给我点面子呗。”秦战不屑:“不给!说了要跟你势不两立,就绝对不会给你面子!”……程咬金:“跟着大皇子混,有肉吃,突厥高句丽的算个屁。”魏征:“大皇子真乃我辈喷子的楷模。”李世民:“哎,老子干不过儿
新书10个月前
明祀 连载中
明祀
南乡书生
太祖起于乞讨之中,手捧半片陶碗,芟夷宇内群凶,驱逐蒙元鞑虏,兴复华夏衣冠,克定皇明万世! 是夫长叹:“吾本淮右一布衣,天下与我何加焉?” 时逢正德帝宫车晏驾,朱厚熜奉命入佻宗庙,秉政大明,牧守四方。 然内有杨廷和权势熏天,外有夷狄侵扰不绝,如此局面,后世而来的朱厚熜,又该如何中兴明室?
40.8万字9个月前
抓到一个穿越者 连载中
抓到一个穿越者
红烧老鹅
不好意思,穿越者,风水轮流转,这次该轮到我这土著装逼了! 这是一个征服穿越者的故事...
8.1万字9个月前
我的妖娆大明 连载中
我的妖娆大明
一子江山
洪武二十六年,由于毫无争议的太子朱标骤然离世,原本正大步向盛世飞奔的大明王朝,仿佛被历史绊了个跟头,走到了一个微妙的岔路口… 由于和常蓝集团无关的皇太孙成为帝国新的储君,皇帝陛下为此再度举起屠刀!就在这个朝堂风声鹤唳、人人自危的时候,无人注意到,一个来自六百多年后的灵魂却被莫名放逐到了这个“鸟不拉屎的原始社会”! 幸而他的爷爷是皇帝的把兄弟,获封郡王,父亲是国公,姑姑是未来皇后,一门荣宠当朝无双
78.1万字9个月前
原始小农民 连载中
原始小农民
紫菜饼干
小农民陈昊因为拉的屎不够饱满,获得三次重生机会,穿越到远古史前世界。 作为一个上能种菜耕田,下能养鸡喂猪的新时代农民,陈昊只想在自己的部落里,抱着媳妇儿,搞搞新发明,带着部落乡亲种种田,提高族人的生活水平,不知不觉,他创造一个令四方蛮夷臣服的农耕文明。 分二十四节气定农事,挖窑烧陶,炼铜铁烧玻璃水泥,造纸制墨,观天文制历法,测经纬定方位,于是,一个通晓天文数理化的小农民利用三次重生机会,白手起家
106.6万字9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