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李元从外面快步走了进来:“起奏陛下,有好消息。”
“朕都快被烦死了,有什么好消息。”
“陛下,是好消息,工部尚书在外面候着了。”
“哦?”朱允炆坐直了身子,“宣。”
“陛下。”严震直行了一礼,“臣有事要奏。”
朱允炆笑道:“朕前两天催你可是催得紧啊,你若无事肯定不会来找朕的,说吧,带来了什么好事?”
“陛下神机妙算。陛下让臣发出的悬赏毛纺织器械的告示被人揭了。”
“朕猜到了,详细说说。”
“是。告示是前天被一个王小二的工匠揭的。那王小二揭了告示以后去了应天府府衙,然后府尹封密成带着王小二到了工部,由臣亲自见得他。他说他把毛纺织器械改进了。”
“你可见过实物?”
“还未曾见过。臣把王小二带来了,就带殿外。”
“嗯,带他进来。”
很快,殿门口出现一个哆哆嗦嗦的中年人,跨进大殿以后走了几步就走不动了,直接坐在了地上。
朱允炆很无语:“朕有那么可怕吗?”
“陛下不怒自威,这王小二不过是一名工匠,被陛下的王霸之气震慑,自然就不能走路了。”
严震直这一顿马屁拍的,让朱允炆有些尴尬:“来人,把他扶过来。”
“小民。。。小民王小二。。。。叩见皇帝,皇帝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王小二行的是五体投地大礼,朱允炆看了以后,心情很复杂的,这就是皇权的威严吧。
“你站起来吧。朕不过弱冠之年,说不定比你的儿子还小,你不用如此害怕。严爱卿,把他扶起来。”
“不敢,不敢,小民自己来,自己来。”朱允炆就看着他把手撑在地上用了好几次力才颤颤巍巍的站起来。
“是你做出来的器械?”朱允炆直接就进入正题了,对工匠来说,没什么能比他们的专业知识更能让他们恢复自信。
“是小民做的。”
朱允炆也相信他不敢撒谎。“能比之前提高几成?”
“回陛下,能提高三十成。”
“三倍?还可以。还能再提高吗?”
“陛下,目前纺织机已经很有成效了,等到纺织机开始应用,问题就会出现在羊毛和纺纱,以及后面的织机上。”
果然专家进入状态以后就没有其他情绪了,朱允炆看王小二讲得头头是道,便加大了难度。
“你能改进其他的毛纺器械吗?”
王小二一听也很惊喜,他们一家子都是做毛纺织的,负责不同的步骤,他还正想着怎么跟朱允炆说呢。听了朱允炆的话连忙回答道:“回陛下的话,小民家中以毛纺织为主业,小民的家人做的都是跟毛纺织有关的,因此小民能够做得出来。”
这都已经形成家族企业了,朱允炆感叹,“你家是哪里的?”
“是苏州城的。小民祖上是做麻纺织的,后来蒙古人进了中原,带来了很多羊,祖上开始改做毛纺织,一直到现在。等先皇赶跑了蒙古人,小民入了匠籍,但是羊毛少了,小民家里也就闲下来,然后小民就听说了悬赏的告示,就赶忙作出了纺织机的成品来应天府。不过因为携带不便,小民并未带过来,来了应天府以后,小民在工部又做了一台。”
“你们一家都来应天府可好?”朱允炆想让他们带带工部的工匠,“你可识字?”
“回陛下,小民识字,小民愿意来应天府,多谢陛下。”王小二连忙拜下。
“既然识字,怎会起了一个如此粗俗的名字,朕赐你一名,就叫。。。。。。”朱允炆想了一下,“就叫科吧,科举的科,王科,可好。”
“多谢陛下赐名。”皇帝赐名可是莫大的荣誉,大臣都会欣喜若狂,更不用说一介小民了。
“那现在你带朕去看看那改进的毛纺织机吧。”
“是。”
从乾清宫到工部也不远,走了不到两刻钟。进了工部的大门,朱允炆就看到了放在一边有一台器械,周围还有几个人在那观看。这应该就是吧,朱允炆心里想。
带着图书馆回大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