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图书馆回大明
超小超大

第十九章 藩王问题(三) (3-1)

蜀王要求回应天府,朱允炆也没想到,看来他这皇叔真的是一个小资知识分子,说是为了做学问,其实还不是为了享受。之前也没见他说要回,现在朱允炆给他安排任务了反而想要回应天府了。

这样一来蜀王在成都建的富丽堂皇的蜀王府不要了?要不改造一下建成旅游景点?人家刚走,就把王府充公不太好吧,还是先封存了以后再说吧。朱允炆这样想着。

事情已经解决的差不多了,还有一件事就是跟岷王等人说说暹罗等国的攻略,那边的水稻可都是一年三熟,不纳入大明领土怎么行,还能打通去印度的路线。

“各位皇叔叔,你们还有什么问题?”

“陛下。”台王朱楹站了出来,“太祖高皇帝规定‘寸板不许下海’,并多次颁布旨意,禁止下海通番,陛下要违背太祖高皇帝的政策吗?”

居然忘了这一茬,朱允炆心里大喊,海禁政策早就有了,朱元璋还反反复复的规定不让出海。《大明律记载:“若奸豪势要及军民人等,擅造三桅以上违式大船,将带违禁货物下海,前往番国买卖,潜通海贼,同谋结聚,及为向导劫掠良民者,正犯比照己行律处斩,仍枭首示众,全家发边卫充军。其打造前项海船,卖与夷人图利者,比照将应禁军器下海者,因而走泄军情律,为首者处斩,为从者发边充军。”

朱允炆也犹豫了,虽然他不把朱元璋的禁令放在心上,但现在是真有同倭寇勾结的。

也不知道李景隆的水师练得怎么样了,才几十天能怎么样,估计连事务都还没交接好呢。看来得加快船只建造的进度了,得赶紧拿黑科技出来啊,朱允炆心里想。

“台王讲得不错,此事是朕疏忽了,台王和琼王尽管准备,过几天朕就让内阁解除海禁。”

“诸王还有何问题?”

“陛下,臣对买卖不熟悉,请陛下派助臣。”这次站出来的是齐王。

的确,在历史上,齐王性格暴躁,飞扬跋扈,也没什么能力,最后还被朱棣除封了。让齐王负责与日本的交流的确是难为他了啊,而且不靠谱啊。还自己提出来了,倒是有自知之明。

可是让谁去呢?

杨士奇?现在在游学吧,不好解释怎么知道的他啊。不管了,先把他找来再说。

想到这里,朱允炆答道:“朕知道了,朕会派给你合适的人选的。”

“诸王还有什么问题?”

。。。。。

“那好,你们没有问题,朕问一个问题,安南暹罗等国对大明的态度怎么样?”

“......臣等不知。”

一群早就就藩的藩王的确可能对这种事不太清楚,谁会关注周围的小国呢?

“传鸿胪寺寺卿。”

很快,鸿胪寺卿钱卫到了大殿。行礼。

“钱爱卿,朕有一问题不解。安南暹罗等国对大明的态度怎么样?”

“回陛下,洪武二十七年杨靖初始安南,会后说‘政事皆为国相黎一元与其子澄所专’,大明才知道黎氏篡权一事,陈氏已成傀儡。其实在陈叔明时期,安南就多有不恭,太祖高皇帝以安南长期为历朝属国,颇受华夏文化影响,规定‘诏书无故不轻往,而彼得以自由’,并规定三年一朝,人数不可超过五人。”

“太祖高皇帝得知黎氏篡权一事后,曾与安南断绝朝贡关系并拒绝了黎氏的朝贡,并未发兵讨伐,洪武二十年,因讨伐龙州叛贼赵宗寿,太祖高皇帝才接受安南进贡。此外,大明与安南还有边界纠纷一直没有解决,安南自陈叔明以来对有关大明的事务也多事敷衍了事太祖高皇帝以为安南乃‘生事之国’。”

“洪武三年,太祖高皇帝命暹罗遣使入贡,暹罗国王表现积极,此后大明与暹罗的关系良好,暹罗一年多次入贡,使团人员有时会多达几百人,这些有违制之处太祖高皇帝也没有追究,均接受了暹罗的朝贡。陛下登基暹罗还遣使来贺。”

钱卫说暹罗的时候面带笑容,朱允炆则是一阵心痛,一年多次入贡,还几百人,这得送出去多少金银财宝。啊!不行,以后一定要让他们加倍还回来。

“其他的简单说,不用那么详细。”

带着图书馆回大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相关小说

大唐圣太子 连载中
大唐圣太子
狠拽的吻
[[【A级签约作品:大唐圣太子】来自二十一世纪的渐冻症患者李承乾将死之际,重生成大唐未来的跛脚太子李承乾,还得到了最强太子系统。没事和大儒们讲讲【孟子】【论语】【弟子规】【礼经】...闲来画上几副【奔马图】【大唐盛世图】,画龙点个睛..偶尔剽几首诗,谈谈琴、写写字。做做任务种种田。不知不觉之间,就成了大唐圣太子、儒圣、画圣、乐圣!!(本故事及人物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切勿模仿。)]
12.0万字10个月前
重生包国维,我真没想当大文豪! 连载中
重生包国维,我真没想当大文豪!
不早八的方糖
历时七十年,今日已是世纪之交。 沪市,黄金大剧院门口。 所有的记者都围绕在诺贝尔文学奖蝉联获得者、近代文学活化石、民族之光、现代科技引路人、民族慈善家包国维的身旁。 长枪短炮几乎将他身边塞满。 “包国维先生,您对于文坛如今流行的‘包派’怀旧文学有何感想?” “据说您曾经操纵过美利坚的大选,是不是事实呢?” “近来有无数个国家表示,受到您的影响下,掀起了一股学习华夏传统文化的热潮,对此您是否能够谈
0.4万字10个月前
大明小学生 连载中
大明小学生
随轻风去
读书改变阶层之前,大明的韭菜们并没有资格自称学生,那只好先当小学生了。 南京城里,秦淮河畔,卑微少年站在历史的路口,贫穷人生从遇到富婆开始。
263.8万字9个月前
明草 连载中
明草
再次等候
那一年,荒唐天子刚亲政 那一年,名相名将渐凋零 那一年,歌舞升平四海平 那一年,繁花似锦大明朝 那一年,无敌舰队扬帆起 那一年,战国风云乱东瀛 重生那一年,与一群草根在这最灿烂而又最黑暗的时代挣扎。或沉沦一秋枯败;或燃起熊熊野火 (上海网络作家协会会员,第一批网络文学专业职称获得者)
41.4万字9个月前
汉末小士族 连载中
汉末小士族
牛角的二师兄
张俨穿越到雁门马邑的一个小士族家的嫡子身上,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大丈夫生于乱世,当带七尺之剑,以登天子之位,大好江山,怎能不当几天皇帝呢!
105.3万字9个月前
汉唐1931 连载中
汉唐1931
鸡蛋加辣椒
退役特种兵夏建仁再一次偶然间,穿越到了一个与现实世界相似的平行世界。 在这个世界中,他成为了一名南唐的守备团上尉连长。 从金陵保卫战开始,一步步走向帝国权利的巅峰,为了重现南唐雄风,他带领自 己的部下剿灭叛军,北击北汉,东征扶桑。 为了得到权利,他与腐朽的权贵不断斗争,在血与火的赞歌中,重塑了汉人的脊梁,让南唐的雄风,再一次照耀东大陆。 枪炮所指皆为我汉土!
21.0万字9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