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图书馆回大明
超小超大

第三十章 粮食 (3-2)

“现在又过去五年了,现在能有多少人?”朱允炆摸了摸下巴,“洪武二十四年是户一千零六十万四千四百三十五,口五千六百七十七万四千五百六十一,两年就涨了三百多万?现在五年过去了,这几年也没什么天灾人祸的,人口涨了有没有一千万?”

“卓爱卿,明年要不要在进行一次人口普查?”

“臣以为没有必要,如今各地的移民还未停止,人口流动性大,普查起来也不方便,耗时耗力。”卓敬是正三品的官,回答这种国家大事一点毛病没有。

“洪武年间移民不也一直在进行吗?怎么到朕这里就行不通了?”

“陛下,如今天下承平,百姓安居乐业,不必对人口如此清楚明白。过几年再普查也没有问题。”

朱允炆也就是随口一提,也没非要坚持。等他什么时候把户籍给改了,那时候再重新进行人口普查,意义更大一点。现在的土地兼并也不严重,全国地主总体上来说还算老实,小农占着全国的大部分土地。毕竟还是明初,还没那么腐烂。

想起土地来,朱允炆接着问:“大明地主士绅占有多少土地?”

“回陛下,我朝地主占全部耕地的四成左右,自耕农占全部耕地的六成,这也是洪武二十六年的数字,如今有何变化还不太清楚。”

占四成居然就算是少的了,大明的地主是有多有钱啊,地租全让地主收去了,没有地主的地租,大明的税收能提高一成,朱允炆在心里暗暗吐槽,这群毒瘤,恶棍,挖大明的墙角,薅大明的羊毛。

要知道现在还没有皇庄这东西,只有官田,而官田并不是属于皇帝的,而是属于官府的。虽然说官府就是皇帝的办公机构,其中还是有所差别的。也就是说朱允炆没有自己的地,现在朱允炆面前的就是官田。

所谓官田,简单来说,官府是地主,不仅收官府应该收的税,还收地租,地租还很重。要不然说地主是毒瘤呢,不思进取还占着大明的财富。

什么时候大明的士绅跟德国的容克贵族一样就好了,你占着财富没关系,但你得做点贡献啊,有进取心啊。现在大明的地主叫做耕读世家,只想着读书,读那些书有个屁用。

果然科举不改不行,朱允炆一边沿着地界走一边胡思乱想。

走着走着,朱允炆看见了棉花地,这让他喜出望外,这可是好东西啊,改变世界的棉花啊。

“前面是谁家的棉花地?过去看看。”朱允炆挺高兴。

走过去一看,地里有人在采棉花呢,一个妇女带着一个小子,是他儿子吧。

“这位夫人,小生有礼了。”朱允炆走过去行了一礼。

那中年妇女看到朱允炆一副大户人家的样子,连忙放下手中的活:“当不得当不得,我就是一平民百姓,叫什么夫人,你就叫我刘周氏。”

“你这采的可是棉花?”

“对,这是棉花,想不到公子连棉花都识得,不过我们都叫它木棉。”

朱允炆尴尬的咳嗽了一声,总感觉这句话是在讽刺他。

“据小生所知,这是官田吧,可以种植木棉吗?”

“可以,这两年才种的,官府让我们种,给种子,还不纳税。官府的老爷说这是天子鼓励的,种子也是天子给的。可怜天子没有长命百岁,现在安定多了,这可都是天子带来的,怎么说走就走了呢。”说着就开始抹泪。

朱允炆见了也不知是什么滋味,只能转移话题:“这棉花收成好吗?”

“我也不知道怎么算好,不过能做成棉衣冬天可暖和了,剩余的也卖不出去,我也是做成棉衣给街坊邻居。”

“卖不出去?这棉花没人收吗?”朱允炆感觉有些诧异。

“没有,这里都没有种的,你看看只有我一家种,谁会来收?”

“那其他人怎么没有种的,又不用纳税?”

“这不就是因为没有人收吗,有人收的话肯定很多人种,现在的地够用。”

朱允炆知道朱元璋一直在鼓励棉桑麻的种植,现在来看,种的比例仍然不高,产业链还没形成,朱允炆觉得自己又有事干了。

带着图书馆回大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相关小说

掷弹兵异闻录 连载中
掷弹兵异闻录
AK103
军火公司成为了大地的主人,秩序的主宰,他们培养出最精锐的战士和最忠诚的猎犬,上位,镇压一切挑战者。 反抗者们组建了大团和游击师,向傲慢冷血的统治者发出不屈的咆哮。 ............... 在混乱中,小掷弹兵范增发誓。 “我要拉起自己的大团,自己的军火公司,把那些看不起我的王八蛋统统打趴下!”
30.7万字10个月前
都穿红楼了谁还做梦啊 连载中
都穿红楼了谁还做梦啊
面包不如馒头
穿越红楼世界,遍地吃人的狼,可随身带着农贸市场,这不造反等什么? 但是怎么回事,刚决心做好大事,总有不容拒绝的天大好处落手里,何处逆贼想害我? 李征左思右想,决定学一学“大汉忠臣曹丞相”,或“大魏孤忠司马懿”,如此可否?
新书10个月前
盛唐挽歌 连载中
盛唐挽歌
携剑远行
来自现代的有为青年,魂穿到大唐开元盛世的一个少年方重勇身上。除了那个失踪了,又留下一堆大坑的不靠谱老爹外,方重勇的日子过得还算惬意。也就麻烦多点,生活苦点,处境凶险点,前途渺茫点罢了。反正现在还是开元年间,天宝都还有十多年,大把的和平时光可以给他挥霍。方重勇觉得以自己的本事,开开心心混到老死没有任何问题。直到很久以后,北方幽州传来一个消息,那个叫安禄山的蕃将,被人给斩了,斩他的人叫方有徳。“方有
331.0万字9个月前
胡商的崛起之路 连载中
胡商的崛起之路
倒数ace
穿越成花拉子模王国的胡商之子海真.胡尔多,陈明表示自己很快乐,坐拥虽没有富可敌国的财富,但富可敌城的财富还是有的,直到他的仆从告诉自己,此刻花拉子模都城撒马尔罕的城外有十万蒙古军队围城。
31.9万字9个月前
大明建昌侯 连载中
大明建昌侯
一语不语
大明弘治九年,我来了。 我叫张悦,现在叫张延龄,就是那个在扶弟魔张太后相助下,弘治、正德两朝坏事做尽却没人动得了的大明国舅。 上辈子就是太仁慈,机关算尽最后落个不得好死的下场。 这辈子痛定思痛,以毕生之所学,做大明最奸之国舅,光做坏事不行,我还要只手遮天,掌控大明国运。 到嘉靖朝时怎么混?知道历史,我还能让朱厚熜那小子当皇帝? 别问我用什么办法,总之大明正朔绝对不会便宜了老朱家的旁支。
117.0万字9个月前
辅宋 连载中
辅宋
柯不贰
生在北宋初年,天下几近太平。 祖上是官宦世家,母族又是本地富贾。 如此无数人羡慕的家境下,李贤只想当一个胸无大志的富贵衙内…… 为了永葆梦想,在人生的第二个十年规划到来之际,李贤觉得自己还要努力做成两件事: 一是帮老爹提提官阶,使现在的靠山更硬些。 二是助兄长考个状元,让未来再多个大靠山。 注:种田文,三更兽,求推荐,求收藏,求呵护!
86.9万字9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