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卓敬倒是犹豫了:“大绅,你的父亲已经是鲐背之年,能接受吗?”
“没问题的,自洪武二十四年家父见了太祖高皇帝以来,沾染了些许龙气,在没有生过病,身子骨很硬朗,如今仍然是精神矍铄。”
“那好,就这么定了,朕会安排人去打扫院子的,这几天。。。。”
“这几天就住在臣家里吧,臣愿与大绅促膝长谈。”卓敬答道。
“哈哈哈哈哈,好,朕允了。”
进了皇宫,卓敬就回户部了,朱允炆则带着解缙到了乾清宫。
落座以后,朱允炆问解缙:“解爱卿可愿为朝廷效力?”
解缙能不愿意吗?自然是答应的利索。
纵观解缙的一声,一直是顺风顺水,官运亨通。他自己本人也是能力很高,眼光也远。若不是因为立太子的问题得罪了朱高煦和朱棣,在解缙死后谥为“文正”也不是没有可能,然而最终只得了个“文毅”,这算是比较差的谥号了。
“解爱卿在家年可有收获?”
“回陛下,臣略有收获,不值一提。”嗯,谦虚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
“既然不值一提,说明年来没什么进步,再回家待十年吧。”朱允炆就想治治这些文人谦虚的恨不能把自己埋在土里的坏毛病。
“陛下,臣有收获,有大收获。”解缙一听让他回家急了,刚来应天府就又回去,回去以后他爹得抽死他。
“这还差不多,在朕面前,能就是能,不能就是不能。若是朕没明白你的意思,就认为你没什么能力,非要让你回去再待十年,你可就亏大了啊。谦虚可以,太谦虚就不必要了。”
“臣遵旨。”
“朕来问你,你想去那个部门?”这几乎是朱允炆对每一个人才都要问的问题,朱允炆很乐意听取他们的意见,朱允炆不了解他们,在朱允炆心里,这些文人适合干的只有修书一类的工作,其他的干啥都不合格,这显然是不可能的,他们自己才最了解自己。
“臣任凭陛下吩咐。”
“你自己不说,那朕就替你决定了。”朱允炆想了一下,解缙现在是翰林学士,没有品级,负责起草诏书一类的工作,但现在起草诏书已经不是翰林院了,都是直接让内阁大臣起草,翰林学士的重要性急剧下降,要不直接让他进入内阁?
前世在建文四年朱棣登基以后就直接成为内阁首辅了,说明他现在的能力完全足够,就是能不能服众的问题。进入内阁就进入内阁吧,还是负责起草诏令,品级就低一点,也不用出现在朝堂上。
想到这里,朱允炆道:“解爱卿可知道新成立的内阁?”
“回陛下,臣有所耳闻,但对其职能不是特别清楚。”朱允炆觉得他是在撒谎,他的哥哥解纶本来是应天府教授,后来朱允炆把他叫回来,担任都察院经历;他的妹夫黄金华现在是国子监的五经博士。他能不知道朝中的事?
朱允炆也没有多说,直接道:“朕感到政务实在繁杂,故成立内阁替朕分忧,如今翰林学士不再负责起草诏令之事,解爱卿可愿进入内阁继续你的老本行?”
“臣愿意。”解缙觉得这新皇帝说话跟他爷爷一样,半点文采也无。
“那好,明天你就来上班,担任六品内阁行走,负责起草诏令。把朕所著的几本书和在报纸上发的文章都看看,体会一下朕的思想,朕可跟以前的皇帝不一样,若是理解不透彻,起草的诏令没有明确表达朕的意见,朕可是会生气的。”
“还有,以后起草诏令就用白话文写,不要写的文绉绉的谁也看不懂。朕发明的标点符号在朕所著的书籍里都有所体现,很容易就能看明白。以后不管是著述还是修史还是诏令,所有跟文字有关的东西,全都要用标点符号。”
“这就作为你起草的第一份诏令吧,明天就给朕看一下,记住,一定要用到标点符号。”
“臣遵旨。”
第二天,解缙拿着写好的诏令来了:“陛下,臣昨晚看到陛下所说的标点符号,臣五体投地,陛下真乃神人也。这是臣写的诏书,请陛下过目。”
带着图书馆回大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