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炆觉得现在是时候拿出点新东西来了,像印刷机这样普及大众的技术能够对社会造成肉眼可见的变化,但要使产生的变化是朱允炆想要看到的,就必须对此加以规范。
除了法律以外,就是教育能够引导人们的行为。现在的教育也不都是私立的,除了太学和国子学外,地方上还有府州县学,即中学;和社学,即小学,教授的都是四书五经一类的书籍。虽然各地的差异也很大,不过分布的也挺广泛的,这就是朱允炆进行教育改革的基础。
“要教育就要有一个中心思想,要有一个总的价值取向,总不能教出来的学子全都是无政府主义者吧,那我在不用儒家那一套的情况下,该实行什么样的教育呢?”朱允炆默默地想。
想了半天,朱允炆发现一直到二十一世纪,没有适合当前大明的教育体制,或者说符合朱允炆心中的设想的教育体制。既要充满进取精神,敢于打破传统,又要忠君爱国爱家,进步主义与保守主义并行不悖。
既然做不到,朱允炆就得做出取舍,首先忠君是一定要的,最起码朱允炆在世的时候这一条一定不能少,若是早早的就出现革命者,朱允炆改造大明的大业就会被减缓。然后就是进取精神,如何鼓励进取精神呢?
。。。。
想到最后,朱允炆发现自己想的太多了,现在没有师资力量,就算再怎么支持也不可能一步到位,还是慢慢来吧,先从编订全国通用的教材开始,这种事就得找国子监了。
国子监下面有国子学和太学,都是最高学府,不同的是,国子学的招生范围更狭窄一些,只招收贵族子弟和国外来得留学生,当然这些留学生也都是贵族子弟,甚至是王室子弟。
国子监祭酒既是国子监的最高管理者,又是读书人的表率,因此,历任祭酒都是学问高深、德行高尚之人,现在的祭酒是张显宗,洪武二十四年状元,洪武三十年任祭酒。
洪武初,国子监设在夫子庙,那时候还叫国子学。后来在鸡鸣山下新建校舍,洪武十四年迁入,十五年改叫国子监。虽然不在皇宫内,距离皇宫也很近,比六部到乾清宫还要近些。
听到“皇上驾到”,祭酒张显宗连忙带着官员出来迎接。
行过礼后,朱允炆对张显宗道:“朕今天来,是有事找你。”
“请陛下吩咐。”
“张爱卿对我朝府州县学和社学可有关注过?”
“这。。陛下,府州县学和社学都是地方上在管理,臣并没有关注过。”
“嗯。”这没有出乎朱允文所料,“以前没有关注过,以后就要关注了。朕准备使府州县学和社学都隶属于国子监之下,不知张爱卿意下如何?”
张显宗一听,管理全大明的学校,这可是大大的好事啊,连忙点头:“臣没有意见。”
“此事朕还未跟内阁提及,以后再议。今天找你是为了另外一件事。府州县学和社学都学些什么?”
“回陛下,臣对此倒是有所了解。社学与府州县学有很大不同。就社学来说,主要是针对普通百姓,首要目的是导民善俗。洪武时期曾对社学有过详细的规定,但大多实施不力。”
“以臣的家乡福建来说,目前只有三所社学,且去社学的人并不多。广东大概是有六所社学,不过教学情况与福建差不多,也是人员不足。”
“这么少?朕看应天府的社学还是很多的。”
张显宗苦笑一声:“陛下,这里是应天府,当然与其他地方不同,整个南直隶社学都很普遍,但出了南直隶,全天下的社学也不及南直隶的领头多。臣与山东布政使较好,据他所说,山东有社学一百多所,这似乎是除了南直隶以外最多的。”
这才是真正的发展不平衡啊,这岂止是不平衡啊,根本一点可比性都没有。
“朕知道了,府州县学就先别说了。社学的教材呢?”
“社学的教材也是五花门,除了四书五经一般都会教授外,《大明律和《大诰也是比较普遍的教材,除此之外就非常有地方特色了。比如山东会教授《弟子职《礼图等;福建一般都以四书五经为主。”
带着图书馆回大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