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图书馆回大明
超小超大

第三十二章 教育 (3-2)

朱允炆觉得现在是时候拿出点新东西来了,像印刷机这样普及大众的技术能够对社会造成肉眼可见的变化,但要使产生的变化是朱允炆想要看到的,就必须对此加以规范。

除了法律以外,就是教育能够引导人们的行为。现在的教育也不都是私立的,除了太学和国子学外,地方上还有府州县学,即中学;和社学,即小学,教授的都是四书五经一类的书籍。虽然各地的差异也很大,不过分布的也挺广泛的,这就是朱允炆进行教育改革的基础。

“要教育就要有一个中心思想,要有一个总的价值取向,总不能教出来的学子全都是无政府主义者吧,那我在不用儒家那一套的情况下,该实行什么样的教育呢?”朱允炆默默地想。

想了半天,朱允炆发现一直到二十一世纪,没有适合当前大明的教育体制,或者说符合朱允炆心中的设想的教育体制。既要充满进取精神,敢于打破传统,又要忠君爱国爱家,进步主义与保守主义并行不悖。

既然做不到,朱允炆就得做出取舍,首先忠君是一定要的,最起码朱允炆在世的时候这一条一定不能少,若是早早的就出现革命者,朱允炆改造大明的大业就会被减缓。然后就是进取精神,如何鼓励进取精神呢?

。。。。

想到最后,朱允炆发现自己想的太多了,现在没有师资力量,就算再怎么支持也不可能一步到位,还是慢慢来吧,先从编订全国通用的教材开始,这种事就得找国子监了。

国子监下面有国子学和太学,都是最高学府,不同的是,国子学的招生范围更狭窄一些,只招收贵族子弟和国外来得留学生,当然这些留学生也都是贵族子弟,甚至是王室子弟。

国子监祭酒既是国子监的最高管理者,又是读书人的表率,因此,历任祭酒都是学问高深、德行高尚之人,现在的祭酒是张显宗,洪武二十四年状元,洪武三十年任祭酒。

洪武初,国子监设在夫子庙,那时候还叫国子学。后来在鸡鸣山下新建校舍,洪武十四年迁入,十五年改叫国子监。虽然不在皇宫内,距离皇宫也很近,比六部到乾清宫还要近些。

听到“皇上驾到”,祭酒张显宗连忙带着官员出来迎接。

行过礼后,朱允炆对张显宗道:“朕今天来,是有事找你。”

“请陛下吩咐。”

“张爱卿对我朝府州县学和社学可有关注过?”

“这。。陛下,府州县学和社学都是地方上在管理,臣并没有关注过。”

“嗯。”这没有出乎朱允文所料,“以前没有关注过,以后就要关注了。朕准备使府州县学和社学都隶属于国子监之下,不知张爱卿意下如何?”

张显宗一听,管理全大明的学校,这可是大大的好事啊,连忙点头:“臣没有意见。”

“此事朕还未跟内阁提及,以后再议。今天找你是为了另外一件事。府州县学和社学都学些什么?”

“回陛下,臣对此倒是有所了解。社学与府州县学有很大不同。就社学来说,主要是针对普通百姓,首要目的是导民善俗。洪武时期曾对社学有过详细的规定,但大多实施不力。”

“以臣的家乡福建来说,目前只有三所社学,且去社学的人并不多。广东大概是有六所社学,不过教学情况与福建差不多,也是人员不足。”

“这么少?朕看应天府的社学还是很多的。”

张显宗苦笑一声:“陛下,这里是应天府,当然与其他地方不同,整个南直隶社学都很普遍,但出了南直隶,全天下的社学也不及南直隶的领头多。臣与山东布政使较好,据他所说,山东有社学一百多所,这似乎是除了南直隶以外最多的。”

这才是真正的发展不平衡啊,这岂止是不平衡啊,根本一点可比性都没有。

“朕知道了,府州县学就先别说了。社学的教材呢?”

“社学的教材也是五花门,除了四书五经一般都会教授外,《大明律和《大诰也是比较普遍的教材,除此之外就非常有地方特色了。比如山东会教授《弟子职《礼图等;福建一般都以四书五经为主。”

带着图书馆回大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相关小说

大唐:天选之子! 连载中
大唐:天选之子!
猫神的皇祖父
[[【A级签约作品:大唐:天选之子!】穿越大唐,李秋竟然意外成为了大唐太子?但是这个大唐不一样,竟然出现了九子相近,九龙夺嫡的局面!好在开启了第一祸害系统,制霸大唐从第一祸害开始!竟然自己还是天选之子!!!(本故事及人物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切勿模仿。)]
11.1万字10个月前
大顺小吏 连载中
大顺小吏
破贼校尉
大顺正弘三年,三月初九深夜,豫章省江州府富口县城西。 少妇高悬土地庙前大树上,是仇杀还是情杀? 尚书府里的千金骤然遇害,是人性的扭曲,还是道德的沦丧? 突如其来的案件,使得一位窝囊秀才变成典史,大顺朝最低微的小官吏。 原本是替罪羊的他,如何拨开重重迷雾,找出深藏其中的真相? 进入大顺朝仕途的他,一路斗智斗勇,百折不饶,终于走出一条青云之路,也在跌宕起伏的时代大潮中实现了自己的家国梦想。
121.7万字9个月前
隋唐发家之开局和秦琼做邻居 连载中
隋唐发家之开局和秦琼做邻居
青崖点雪
秦琼“马踏黄河两岸,锏打三州六府”未归家; 程咬金砍柴养母,三板斧暂无用武之地; 单雄信雄聚绿林,立志为大哥报仇; …… 这还是那个烟尘四起英雄辈出的时代。 这还是那个意气当先兄弟为重的时代。 爱贪小便宜的懒汉李长安穿越这个时代,成了秦琼的邻居。打好邻居关系,是他立足乱世的第一步……
8.0万字9个月前
女皇陛下的大国师 连载中
女皇陛下的大国师
百味童年
这里是一个战国乱斗的世界,礼乐已经崩坏,剩下的只有弱并于强,小并于大!
7.4万字9个月前
佣唐 连载中
佣唐
沉渣泛起
唐末时期,天下大乱,群豪并起。 射雕英雄李克用,看上了黄巢的屁股,扛着大砍刀穷追不舍;曹操的死忠粉朱温,打着平定天下的借口,在别人的后院里四处放火;三十六英雄中出了个杨行密,占着淮南却要当刘备,声声呼唤着他的丞相;王建又号贼王八,认了一大堆干爹后幡然悔悟,开始认干儿子;“小崇祯”李晔最无辜,你们玩得这么热闹也不带上我,明明我才是皇帝…… 特种兵吕兵穿越而来,这个热热闹闹的世道顿时安静了。
35.7万字9个月前
我的岳父是刘邦 连载中
我的岳父是刘邦
晓梦鱼
汉高祖刘邦的女婿,赵王张耳的儿子,标准的富二代官二代。 张敖却一点儿也高兴不起来。 老丈人刘邦要夺了所有异姓王的王位,这个有点儿过分了。 刘邦要将张敖的老婆公主刘乐改嫁匈奴单于。 张敖怒了:“这个大汉要由我老婆说算!” “靠实力平推没有什么意思。”韩信对张敖攻打匈奴的战略很有意见。
94.9万字9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