糊涂大帝
超小超大

第一百四十四章 为他人作嫁衣

李全彬微微皱眉,经过了李景裕的提醒,他也意识到了栾城的重要性,但他不明白的是,从未有过战场经历的李景裕究竟是从何而来这样的战略性眼光以及敢下必败断语的自信。

这可不同于凭着青年时的一腔热血在战阵之上斩将夺旗,这需要超高的智慧和独到的眼光,而且还必须拥有丰富的实战经验才可以。而这些,只有区区十八岁,没有上过战场的李景裕实在没法让人信服。不过他并没有说李景裕是杞人忧天,而是劝道:“耶律德光终究不是汉人,他没读过什么兵书,可能没有这么高超的战略眼光。”

“世有大年,不在多服补药;天生名将,不必多读兵书。”?李景裕听出他的弦外之意,但并没有反驳,只是说出了自己以前最喜欢的一句话,便转移话题,道:“我还没参加过立冬文会,都有什么说法?”

“说法?”李全彬一时之间还没反应过来,老实说,他不敢相信年纪轻轻的李景裕能说出这样富有哲理的话,但旋即他便回过神来,道:“也没什么说法,这立冬文会以往都是以“冬”为题作诗或作词,一般都是诗会,偶尔会办成词会,不过已经有十多年没举办过,毕竟这些年战乱不断,也没有多少人有那个闲钱去举办文会,直到先帝建国称帝,百姓得以安居乐业,这文会才再次出现,而且大都是那些名门望族用来给自家的子弟扬名的。”

“还有这种说法?”

“殿下您想想,一般人哪有财力举办这种文会啊!这要有场地,要有酒菜,要有歌姬表演助兴,而且总要有个彩头奖励,如此算来,一场文会至少得花费两千贯钱,再大的家业也经不起这么折腾。他们花大价钱举办这样的文会,自然是要用来为自家的优秀子弟扬名了,要是一不小心为他人作了嫁衣裳,他们还不得气得吐血。所以他们都会提前把诗词作好,然后再高价请名家点评斧正,这种经过层层打磨的诗词,普通读书人哪能比得了。所以大部分的文会,头彩都是没有悬念的,除非有人特别倒霉,遇到猛龙过江,比如王勃。”李全彬说到最后笑了起来。

李景裕闻言也是微微一笑,这确实是一个很传奇的典故。

唐高宗上元二年,王勃前往交趾看望父亲,路过南昌时,正赶上都督阎伯舆新修滕王阁成,重阳节时在滕王阁大宴宾客。王勃前往拜见,阎都督早闻他的名气,便特意邀请他参加宴会。

阎都督此次宴客,是为了向大家夸耀他的女婿孟学士的才学,因此他特意让女婿事先准备好一篇序文,在席间当作即兴所作书写给大家看。

宴会上,阎都督让人拿出纸笔,假意请诸人为这次盛会作序。大家都知道他的用意,所以都推辞不写。而王勃这样一个二十几岁的青年晚辈,竟不推辞,接过纸笔,当众挥笔而书。

阎都督十分不高兴,拂衣而起,转入帐后,派人去看王勃都写了些什么。听说王勃开首写道“豫章故郡,洪都新府”,阎都督便说:“不过是老生常谈。”又闻“星分翼轸,地接衡庐”,阎都督沉吟不语。等听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阎都督不得不叹服道:“此真天才,当垂不朽!”

可怜的阎都督,他精心筹备的宴会,最终却为他人作了嫁衣。

当然,这是他之不幸,却是全人类之大幸!

糊涂大帝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相关小说

我是特种兵之特战之王 连载中
我是特种兵之特战之王
炒鸡好的
重生为风华英雄,犹豫就会白给,必须奋战到底!
23.5万字11个月前
大梁之太子殿下 连载中
大梁之太子殿下
青楼皇帝
[[【A级签约作品:大梁之太子殿下】穿越南北朝时期,成了大梁太子殿下,萧元时有着远超这个时代的目光,轻轻松松就能打造一个万国来朝的泱泱大国!(本故事及人物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切勿模仿。)]
7.7万字11个月前
朕能走到对岸吗 连载中
朕能走到对岸吗
爱吃麻辣猪蹄
这世上从不缺骗子。<br  有人假冒富商,有人假冒才子,有人假冒乞丐。<br  却鲜有人假冒天子。<br  许昌有个曹操迎回的汉献帝,冀州同样有个和汉献帝长得一模一样的刘协。<br  袁绍昭告天下,他冀州的天子是真的,许昌的天子是曹操找人冒充的。<br  一开始,刘协答应假冒那和他同名同姓同模样的天子,只是为了在这乱世混口吃的。<br  后来渐渐掏空了袁绍的大
122.6万字9个月前
道尽江山 连载中
道尽江山
离弦忧
天下棋局,黑白相争,几多英雄几多愁。 得不到的,总是愈发令你神魂颠倒。断送江山,也不过白马过隙的一刹。 灵眸一顾,穿越千年也难逃苍老的厄运,能幸免的,只有那无穷无尽的沧海桑田。 花开花落间,你会失神感伤,独酌寒酿。还是伴花起舞,剑指苍凉?
27.0万字9个月前
大唐诡卷书 连载中
大唐诡卷书
鱼歌未落
一个灵异侵占的真实大唐,悬案百出,背后相关政治也是错综复杂 看一个外调刚到长安任命的大理寺丞该如何解决长安城的怪异悬案。 携手一佛一道三人组在玄幻似的大唐共同破案,幕后的政治究竟朝何处流向? 地之所载,六合之间,四海之内 照之以日月,经之以星辰,纪之以四时,要之以太岁 神灵所生,其物异形,或夭或寿,唯圣人能通其道
25.4万字9个月前
明公 连载中
明公
凯江
明末天启年间,小冰河时期来临,气温诡变,夏旱冬寒,皇帝昏庸,大太监魏忠贤专制朝政,东林党被赶出朝堂,白莲教起义造反,辽东鞑子犯边,内忧外患,大明岌岌可危。 天启二年,柳安来了,与信王,东林党,福王,阉党等等势力纠缠在一起,这是因一粒耐饥丸而起的故事,既然避无可避,退无可退, 那让我柳安来给大明换换血。
140.1万字9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