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不过一百多米,身后的小凉亭早已被植被挡住,进入一座山谷之中,山谷中隐隐有声音传出,似风声,细听之下又不是。
长孙良并未在意,依旧沉浸在洪四浩的谈论之中。
又走了百余米,此时已经进入到山谷之中,山谷中回荡的声音已经清晰可辨。
“夫天地之爱者,德之守,品无贵贱之高下,贫富无别,贵贱无分者也。”
“这是?哪里来的读书声?”长孙良惊疑之下,举目四望,看到左侧山壁上有条石阶小路,小路一侧立着一块石碑,上书‘天籁之音谷’五个大字。
“天籁之音?好!好个天籁之音,如此朗朗读书声不是天籁之音又是什么?好!好啊!”长孙良有些激动的感叹着。
不用洪四浩指引,朝着石阶小路径直而去,抬着衣摆,有点迫不及待的想要去看看传来读书声的地方。
洪四浩微微一笑,随之跟上,走过石阶,一座庄园映入眼帘,读书声正是从这里传出的。
长孙良快步走到大门前,站定,聆听着院内的读书声,只觉得心旷神怡,浑身舒坦,登山带来的疲惫也消弭了不少。
洪四浩不做声响,静静站在长孙良的身后,和长孙良一起等着读书声停下。
一炷香后,读书声终于停了下来,接着便隐隐听到先生颇具威严的声音,好像还有竹板打手心的声音。
听到这个声音,洪四浩笑了,这样严厉的作风也只有那位山长大人才能做的出来。
长孙良正在看门楣上的匾额,上面写着方山书院四个大字,虽然书法不凡,但长孙良是何许人也,什么样的书法没有见过,也不至于看的这般入神啊。
洪四浩心里清楚原因,因为这块匾额正是出自那位山长之手。
“大人,请。”洪四浩抬手打断了沉思的长孙良,请道。
“哦,好。”长孙良怀着心中疑惑,跟着洪四浩走进书院之中。
“大人,这间书院说大不大,总共三进的院子,前面的是稚子班五十四人,都是十岁以下六岁以上的孩子,中间是少年班,也是五十四人,十岁以上十六岁以下,后面是成年班,十七岁到三十岁不止,七十六人。”
不等长孙良询问,洪四浩便主动介绍。
“什么?这么多人?”长孙良微惊。
“嗯,都是附近百里以内穷苦人家的孩子,一心求学,我便办了这所书院,供他们读书,不足挂齿。”洪四浩谦虚道。
长孙良深深的看了洪四浩一眼,微微点头“有此功德,你称为神仙弟子不为过。”
“大人过誉了。”洪四浩宠辱不惊,微微一笑,也不在意,指着前面的二层小楼道“前面便是稚子班,我们去看看?”
“好。”长孙良此时已经完全认可了洪四浩,更加不客气,径直走了过去。
两人站在窗外向屋内求学稚子看去,一个个小脸上写满了对知识的渴望,看的长孙良眼泪差点落下来。
正在讲课的山长发现两人,停了下来,放下手中的戒尺,走了出来,学生们一个个好奇的看着自己先生的奇怪举动,看到屋外站着两个人,一个是时常过来讲课的先生,另一个不认识,都很好奇,看来看去。
长孙良起初一心只看那些求学的稚子并没有注意到教书的先生,此时对方站在面前,看清容貌,一头银发简单的束着,清瘦斑驳的脸颊,一抖一抖的山羊胡,一身灰白长袍。
这不就是自己时常梦到老人吗。
“您,您是方文清,方先生吗?”长孙良颤抖的问。
方文清温和一笑“良,难得你还记得老夫。”
“学生长孙良叩见先生,一别十年,能再见先生,良之幸也。”长孙良扑通一声,立刻跪倒在地。
即使有心理准备的洪四浩,也不由瞪大眼睛,以长孙良现今的身份地位,这份礼也太大了吧。
可方文清却丝毫不以为意,笑着上前搀扶起长孙良,轻声安慰“好了,起来吧。”
再看长孙良已经满脸泪水,激动的浑身颤抖。
魏伤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