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户大人救命之恩,下官感激不尽!”
原来左战知道王三善在历史上轻敌冒进中伏被杀,所以特意让戚兴国暗中保护。今夜果不其然正好撞见了奢崇明的诡计,顺势将他们一网打尽,同时给王三善提个醒。
此时朱夔元也接到密报说是贼兵会偷袭王巡抚的大营,连夜拍马驰援,看到奢崇明已经被俘,这才松了口气,一阵寒暄之后抱拳说道:
“圣上运筹帷幄,微臣佩服万分。千户大人用兵如神,屡立奇功,不愧是御封的将门虎子啊!”
戚兴国是抗倭名将戚继光的四子,与两位兄长都曾在锦衣卫当差,可谓世代忠良,正气凛然。听得朱夔元的夸奖并未当回事,谦虚的问道:
“总督大人谬赞,卑职才疏学浅正好有事相求。昔日在宫中当值时,圣上曾问及‘大小多少,报怨以德’该如何作解,请大人不吝赐教。”
朱夔元闻听是小皇帝的疑惑,自然不敢怠慢。他本是武举出身,但在朝中广交鸿儒博学,也称得上是满腹经纶。这“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出自《老子》六十三章,说君子要以德报怨,但《论语?宪问》却有不同的看法,孔子认为以德报怨,何以报德?所以认为应当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对于两位学派大家的不同观点,朱夔元也不敢轻易下结论,只说了些老生常谈的话。戚兴国听来甚觉无趣,自然也不再问下去,转而说道:
“这龙场本是我朝一位圣贤悟道的地方,王门子弟遍布天下,圣上口谕诸位将军需在此地焚香叩拜,并为文成公修建祠堂以便后人四时供奉。钦此!”
说完戚兴国继续押送囚车前往蔺州,只留下朱夔元、王三善站在原地呆望。两人回过神来才想起叩头领旨,暗叹小皇帝的心思高深莫测,这个疑惑的答案就在王阳明的心学当中,如此安排多半是要抬高王门的地位。
有了这次教训,进入水西境内后王三善处处小心谨慎,安邦彦见偷袭不成只能围着五峰山与官军打游击。不过好景不长,奢崇明父子在蔺州被凌迟处决的消息散开后,身边不断有人逃跑,王三善很快便探知到安邦彦的具体位置。根据商议,朱夔元率大军围困贼首,王三善则到水西王宫宣读圣旨。
前文提过,左战为了保护中华文明的多样性,决心保留水西部落,允许水西少主安位继续做宣慰使,但不得拥有武装力量,王宫的护卫和当地的治安全部由贵州布政使负责。同时将鸭池河以东的六目收归朝廷管理,从而从根本上解决土司拥兵自重的可能性。
王三善兵不血刃的处理了水西的问题,朱夔元却吃尽了安邦彦的苦头。虽然经过多日的劝降水西兵已逃走大半,但是安邦彦这个山大王却当的逍遥快活,他利用官军不善山地作战的短板,依托地形不断在大山内周旋,搞得朱夔元晕头转向。
朱夔元心想玩了一辈子鹰,竟然被鹰给啄瞎了眼,正在一筹莫展之际忽听到广西总兵侯良柱率狼兵驰援,当即命他从桃经坝偷袭安邦彦的后军,自己则亲自擂鼓指挥大军正面冲击贼阵。两军混战数日,安邦彦及其亲信终因寡不敌众被生擒于马上。
本着首恶必办的原则,安邦彦在水西城内被凌迟处死,和奢崇明父子一样传首四省以示警戒,至此奢安之乱终于平息。有了西南的教训,其他地方再推行新政就顺利多了,加上魏进忠的东厂一向严于律人,不但严苛的监督推行的时效,还顺带铲除了底层的东林余孽,聚敛了大量的财富。
看着他呈上来的资产清单,左战笑容可掬的说道:
“进忠的表现让朕刮目相看,你不但忠心可嘉,还是位贤能之人,把你放在东厂真是屈才了。”
魏进忠听到皇帝的夸奖,内心欢喜,忙不迭的恭维道:
“这都是万岁爷的雄才大略,奴才不过是打打下手罢了。”
左战见他如此谦逊,知道这个狼崽子已经离不开自己了。虽然此人历史上臭名昭著,但对于社稷还是有功的,决定顺应历史给他赐名改叫魏忠贤。皇帝赐名可是天大的荣宠,就像当初他赐猛如虎为明有士一样,名字的本身就是一道帝王的光环。
木匠皇帝的自我救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