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说我没有抗灾治洪之策,但我有安邦定国之法。稍等片刻我这就将其拿出。还请你们务必献给皇上。”说着朱民,趴到床底,从系统空间处把【农业杂交指南以及心得】前面几十页撕下来。装作这本书原本就在床底的假象。
朱元璋看着朱民手中拿着的一叠黄色纸张。不经疑惑道:“这就是所谓的安邦定国之法吗?就凭借着不足百页的纸张就能够安邦定国吗?如此那岂不是把4000多年以来的帝王传承,踩于脚下。”
这大叔还真是敢说,估计在朝廷中也得罪了不少人。
就凭借着刚才那番话语,都能够让对手弹劾他好几次了。
“这就是安邦定国之法,如若当今皇上能够读透。至少能为大明多家百年寿命。”朱民不是胡扯,里面讲述了,植物杂交的基本技术。
只要按照上面的操作进行选苗以及杂交。不出50年必定能够培育出高产作物。说是能够延续大明百年寿命也实属谦虚。
朱元璋接过这一叠黄色纸张,翻开看了看。上面全是写着如何选苗,如何育苗。如何提高粮食的产量。
上面所写细致入微,甚至连朱元璋这种没种过几天地的门外汉都能够看得懂。
朱元璋虽然是贫苦出身,但种地的时间并不长,大部分时间都在打仗。小时候为地主放牛,然后去当乞丐,出家,参加起义军……一直到后来成为皇帝都没有怎么种地。
如果把这本书交给那些精通农耕的专家,必定大有作为。
“我看这些纸张边缘不齐整,估计是从哪本书里撕下来的改问这本书现在在何处。”朱元璋这点眼力还是有的。
后面的那些资料朱民不打算给,那些资料对于大明朝还是太超前了。“核”这个概念都没有点出来。就想着如何利用辐射来人为强制控制植物基因序列。
没学会爬,直接想学飞。
“这一叠黄纸是我从青楼出来的时候。门外一个老先生穿的,邋里邋遢。旁边还放着一本比他人还高大的书籍。碰到人就索要一百两银子。问他需要银子干什么,他也不说,自然不会有人给他。
那天我正好闲来无事,便和那位老先生坐下来聊了一会儿,聊着聊着,我逐渐发现那位老先生对于如何治国有着极其独到的见解。大概聊了有两个时辰,我给了他一张500两。我觉得这500两用的很值,这些皇子就是老先生,临走前交给我的。”
这个小县城地处偏僻,加上青楼那种地方人流量本来就大,有没有一个到处见人就要100两的老头。锦衣卫绝对查不到。
在没有户籍系统,没有监控系统的大明。想要寻找一个普普通通的老头,根本不可能。
这就随朱民怎么编都没事儿。即便这老头能调动锦衣卫也调查不出来。
更何况他未来还想使用这个马甲,让大明繁荣起来也是他的目标。
“如果皇帝与那位老先生有缘,说不定现在那个老先生就在皇帝的寝宫里。这谁又知道呢!”
仔细一想,貌似说的挺有道理。
朱标逐渐将朱民所说的形象和神仙划上等号。
又是几个时辰乱聊无非是一些不足挂齿的小事。临走前朱标问朱民一个问题。
“除去太子朱标以外,其他的几个皇子,谁最有可能登基。”
朱标也只是突发奇想一说。
朱民,想了想,按照后世历史,朱标的儿子朱允炆登基。建文皇帝作为在位时长个位数的帝皇,或许大部分原因是因为削藩。
“没有这个如果,除非太子朱标早逝。那些勋贵武将全部站在太子朱标那边,无论是哪个皇子想要争夺皇位都没有可能。整个武将集团有一大半都支持朱标,任何阴谋手段都不计于是。”朱民对于历史还是有些了解的。
“那就当太子朱标会暴毙呗,这只是一个假设。在座的也不会有人把假设告诉皇上。”朱标不在意的说道。
他对于自己的身体还是有点了解。洪武五六年那会儿还好一些,身体还算硬朗。
我在大明解锁虫族科技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