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伯虎顿时就无语了,一下子就不知道该如何去做了。
当然,不仅仅唐伯虎如此,连弘治皇帝、刘健、李东阳三人都互相对视一眼,这历史上大名鼎鼎的蒙古帝国竟然是这样的一种情况,从上至下都不识字,连自己的文字都没有。
“成吉思汗当时也面临着这样的一个问题,并且他年事已高,也面临着选谁来继承自己汗位的问题。”
“所以成吉思汗按照草原游牧部族的传统和习惯,将自己庞大的帝国一分为四分别分封给了自己的四个儿子。”
“分别是大儿子术赤的钦察汗国、二儿子察合台的察合台汗国,三儿子的窝阔台汗国,最小的儿子拖雷则是继承了蒙古本部和他大部分的财产和军队。”
“同时他还将自己的蒙古大汗的位置传给了老三窝阔台,同时定下了蒙古大汗通过忽里台大会来推举产生。”
李原见他说不出来了,也是继续说道。
“这不是商周时期的分封制度嘛,这越分越小,实力就越来越弱,分着、分着就会分崩离析啊!”
“而且这蒙古大汗的位置还传给了老三,实力最强的却是老四,这老三怎么能够压制的主老四吗?”
这时,有人一下子就意识到了这样做所产生的后果。
“没错,这会有很大的问题,而且这个蒙古大汗的位置竟然还是通过什么忽里台大会来推举产生,这更是容易产生内部的矛盾。”
“这没有明确的储君制度,权力的交替必然会无比的动乱和血腥。”
李东阳身为内阁大臣,一下子也是指出了这个制度的弊端。
“蒙古帝国的分裂正是始于此,当成吉思汗死去,蒙古大汗的这个位置就充满了血腥和争斗,因为没有明确的储君制度,再加上四大汗国各自都有自己的兵马和土地,相当于都是独立的王国。”
“当亲情逐渐淡化之后,彼此之间的争斗和分裂早就已经是注定的事情。”
“不仅仅是蒙古帝国一分为四,随着时间的推移,这四大汗国内部也都继续因为幼子守灶不断的分裂,只需不到百年的时间。”
“原本庞大无比的蒙古帝国就已经四分五裂,并且彼此之间因为蒙古大汗的位置矛盾重重、兵戎相见、不断的内部消耗。”
“蒙古大汗逐渐经名存实亡,只是回到了刚刚开始时的状态,只不过是一个部落联盟的首领,只能够管辖自己麾下汗国的兵马,对于其它汗国的兵马根本就调不动。”
李原点点头说道。
“那他们为什么不学我们呢?”
“废分封、立太子呢?”
唐伯虎想了想问道。
“这个问题问的好,说到这里还是要回到第二原因上面,那就是缺乏文化底蕴上面来。”
“幼子守灶制,这是一种类似于商周时期的分封制度,将自己的土地、财产相对均衡的分给自己的后代。”
“之所以会形成这样的一种制度,这跟草原游牧部族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
“草原游牧部族以放牧为生,逐水草而居,在一定的土地上面,能够供养的牛羊和人口都是有限的。”
“这也就意味着,人口的扩张就必须要将多余的人口给分出去,否则就无法养活更多的人口。”
“当处于部落阶段的时候,这种制度自然是有其合理性和作用的,符合了草原游牧部族的基本现状。”
“但是当蒙古人由部落转变为一个极其庞大的帝国时,这种制度显然并不适应于一个庞大的帝国身上。”
“一个庞大的帝国如果想要始终强盛,自然就要保持统一、尽可能的避免内部消耗。”
“但是因为草原游牧部族他们没有什么文化底蕴,从上至下都是文盲,连自己的文字都没有,所以即便是明明知道可能会出现分崩离析的局面,他也没有其它的选择,也只能够遵循一直以来的传统,将庞大的帝国一分为四,分别由自己的四个儿子去掌管。”
“儿子的儿子再继续这样分下去,不需要多少年就彻底的分崩离析。”
大明国士无双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