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内容,多为中医知识,读者如若不喜,可直接跳过,不影响整体故事)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眼下这四百八十寺之首的鸡鸣寺。张神医觉得如何?”
此时有一老一少两人正在鸡鸣寺后凉亭下棋。此二人正是去年在掷杯山庄有过一面之缘的姬冉与张简斋张神医。
“小和尚今日请老夫之意,我已明了。这样吧,金陵城内同仁堂,老夫于此坐堂,你若想学医,不妨前来。”张简斋拿起茶杯,请啜一口道。
“多谢张老成全!”姬冉闻言,起身对着张简斋深深一礼。自从上次蝙蝠岛一行,姬冉多次看到了假死、昏迷、不知死不死等情况,深深觉得自己从师傅天峰大师那里学来的医术实在是,一言难尽。故而跟师傅讨了个鸡鸣寺护法的职位,就跑来金陵希望可以跟张简斋神医学习一下。
第二日,姬冉照常卯时起床,早课,练拳,练剑。而后下午前去三山街同仁堂。
张简斋今日无事,看到姬冉后说道:“和尚,跟我念一遍这段话,以后每天来此,先背诵一遍。”
“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
“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媸,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亦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惜身命。”
“见彼苦恼,若己有之,深心凄怆,勿避险巇、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无作功夫形迹之心。如此可为苍生大医,反此则是含灵巨贼。”
“自古名贤治病,多用生命以济危急,虽曰贱畜贵人,至于爱命,人畜一也。”
“损彼益己,物情同患,况于人乎!夫杀生求生、去生更远。吾今此方所以不用生命为药者,良由此也。其虻虫、水蛭之属,市有先死者,则市而用之,不在此例。”
“只如鸡卵一物,以其混沌未分,必有大段要急之处,不得已隐忍而用之。能不用者,斯为大哲,亦所不及也。”
“其有患疮痍、下痢,臭秽不可瞻视,人所恶见者,但发惭愧凄怜忧恤之意,不得起一念蒂芥之心,是吾之志也。”
姬冉听后,也跟着念了一遍:“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
张简斋听后曰:“善!而后于柜中取一线装书,此乃《神农本草经》,汝且习之,不通处,乃于吾问之。”
姬冉躬身施礼道:“谨遵先生教诲。”之后拿着神农本草经去背了,果然大致翻看一遍药明,在其中发现了几个特别熟悉的名字“徐长卿、景天、王不留行……”就这样二十五岁的姬冉,开始了学医之旅。
三月后,金陵同仁堂后堂,张简斋问曰:“附子何解?”
答曰:“味辛,温,有大毒。治风寒,咳逆,邪气,温中,金疮,破症坚,积聚,血瘕,寒湿痿蹩,拘挛,膝痛,不能行步,生山谷。一名茛。”
张简斋点点头道:“不错。说起附子,就不得不提一下张仲景,他是最会用附子的一个人。经方里面很多地方用生附子。”
“现在很多人不会用生附,他们说生附不能用,那他们是不是讲张仲景是庸医?”
“他们说张仲景是医圣,《伤寒论》是圣典,然后又说生附子不能用,那《伤寒论》岂不是成了错书,且看原书记载生附一枚破8片,这不就是生附子的用法嘛。”
问曰:“干姜。”
答曰:“味辛,温,主胸满咳逆上气,温中止血,珠汗,逐风湿痹,肠澼下利,生者尤良,久服去臭气通神明。”
张简斋道:“干姜是我们最常用的,这个干姜与生姜不一样,生姜是市场上卖的,那就是生姜。”
“干姜是老姜,陈年的姜,它在泥土里,不要采摘,一直放着,让它陈久。”
“还有一种做干姜的方式就是拿很老的生姜,切片,风干,晒干,就是老姜。”
诸天从佛门弟子开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