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词都有它们独特的含义,不可互相取代。这一特点使它的语言明快、生动、富于表现力。
路见不平“一声吼”中的“吼”没有用成“嚷”或“叫”字。吼字既突出了英雄们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侠义壮举,又显现了他们粗狂的性格。
一副群雄聚首,替天行道的形象跃然在众人眼前,此刻仿佛所有人不是听歌,而是在电影一般。
口语化的歌词虽然很多优点,但是真正在音乐中,很少有人会这么用,因为要是一不小心,没有把握好尺度,就会成为一首烂歌。
无论是《好汉歌》还是《兄弟无数》都是用这种极简的语言,所有人在佩服唐岩大胆的同时,也不由的暗暗叫好。
这难道就是艺高人大胆?
更绝的的是唐岩在副歌部分用的合声,合唱部分节奏较规则,声音粗犷、豪放,烘托了热烈的气氛,更能突出剧中众多英雄人物的群体形象。
合唱取得了群情振奋的艺术效果,结束句的合唱在低音区上。“嘿、嘿咳、呀呼、嘿嘿嘿”男声的浑厚低沉,彰显了一种苍劲的阳刚之美。
歌词中还有很多衬词诸如“哇”“嘿嘿”“嘿呀依儿呀唉嘿唉嘿依儿呀”等等,这些衬词突出好汉们的性格了。
一群粗犷、刚毅的性格特征的梁山好汉仿佛就站在眼前,这就是代入感,这就是画面感,是成功歌曲必须存在的一个重要特点。
这仿佛不是一首歌,而是在讲述一个故事,讲述《水浒传》中梁山好汉们的群像,他们仿佛已经不是一个书中的人物,而是有血有肉的真实存在的人物。
那有着浓郁民族特色的大跳旋律,在唢呐的加成上,使得整首歌有一种说不出的豪气,让人听得热血沸腾。
这一首歌在牛欢以及专业音乐团的演奏下,似乎已经达到了巅峰,与《兄弟无数》努力刻画兄弟情不同,这首歌似乎更加着重刻画群像以及好汉们啸聚山林、逍遥快活的性格。
“好!”
“能够把同一个题材写出两首足以传世的歌曲,唐岩真得有资格在这央音音乐团进行表演!”
“牛欢也很棒,这首歌跟他可谓是珠联璧合,我说你老赵为什么要选择找牛欢复出,这首歌要不给他唱,那就浪费这首歌。”
“我真好奇,有如此词曲方面的才华,他的唱功有如何呢?”
在赵继业身边坐着的一位头发花白的老者,一边听着牛欢唱着的歌,一边不住的对赵继业赞叹着。
贫道不想成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