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考公务员是一件无奈而又必然的事情。
无奈的部分相信看过前文的都懂,无非钱少、委屈。
心有不甘也好,尚存希望也罢,不管怎么说,自身天赋有限,似乎再怎么努力也改变不了现状,按照既定计划执行了半年了,所有的付出都收效甚微,聊胜于无。
原本就是自己给自己打鸡血,维持着这一份争强好胜的心。
随着晋级失败和年终奖的折扣发放,压死骆驼的那一根稻草最终还是出现了。
要么换公司接着干,要么调走去其他项目,要么干脆辞职转业。
调走去其他项目这个选项直接pass,经历了这么多,想接受早接受了,不用等到现在。
为了留在心爱的扬州,只有剩余两个选择:
换公司接着干的意思是指换到同行业的其他三家合作单位,曲线救国,但刚去的地位不会太高,对于公司组织架构和同事关系得从头熟悉,属于半个新人了,比较不妥。
这曲线绕的有点大,距离负责人的岗位似乎更远了些。
辞职转业的可选空间也不大,无非考公务员、事业单位这类。
彼时考公还是很热门的,年轻人多半都经历过被父母亲戚朋友建议的场景:
“考个公务员吧,铁饭碗管一辈子,坐办公室吹空调喝茶看报纸,多好!又稳定又轻松,家人脸上也有光”。
“你的某某同学进了教育局,权力可大了,好多校长见了他都得客客气气的,这以后孩子上学办事多方便!”
……
在父辈眼中,公务员不像是去工作,更像是去领取一份终身成就奖。
在已进系统的不少同学那了解到一些情况,工作强度、福利待遇什么的,虽然没觉得有多么的轻松,但我还是挺向往那种职业所带来的社会地位的。
不管怎么说,大部分公务员还是受人尊敬的,社会认可度很高。
事实上,在大学即将毕业那会,我就参加过老家的省级公务员考试,虽是裸考,但也积累了一点经验,知道该如何入手准备。
所以,考公就成了一种必然。
这一次,必须好好准备,裸考什么的,太不可取,如果是对考公完全不懂的,体验一下也可以,但有一次也就够了。
准备工作还是很耗费时间很辛苦的,也很无趣,中间过程略去不说了,因我有幸进入过1次面试,可以简单聊聊考公的准备事宜和注意事项。
明确一点,有实际需求的最好是自行研究或者花钱报个班,这里仅做讨论。
时代不同了,我不知道当下的公务员考试是否还是行测+申论的考试科目,反正当时看无论是国考省考都是。
国考顾名思义就是国家公务员考试,每年的10月份发布职位,之后报名笔试,通过后面试。
省考指省级公务员考试,每个省的时间并不完全一致,可能同一省份每年的时间也不固定,要想参加,需要多留意相关公共网站的信息。
岗位需求会设置专业、学历、是否应届毕业生、基层工作年限、ZZ面貌等等的门槛,省考部分的岗位还会设置户籍,总之需要挑选好适合自己的。
不得不感叹,在专业这个层面上,每逢考公,都令我无比纠结。
我的专业是通信工程,公务员岗位很少会专要这个专业的,被退回的报名申请中,十有八九都是专业不符合。
关键字是不行的,一般有通信二字的,我都不符合,人家不是要计算机通信就是通信电子,最终我能选择的就是大类别的,比如计算机类,也是勉强搭边。
这种类别的,往往报名的人特别多,600+,当然,比起三不限来,还是要好不少。
三不限即不限专业学历应届,是真正的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我尝试过几次,实力巅峰也就进过前十名,与前三的面试录取标准线还有一段差距。
就像霓虹灯到月亮的距离。
有人说,申论是拉分的关键,得承认,他们说的对。
网优小事纪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