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座下方,一位十八九岁的青年坐在矮凳上,戴二龙戏珠翼善冠,着赤色蟒袍,面如美玉,目似明星,清雅俊丽,乃是故太子之子,名陈彦俊。
永隆帝仁孝过天,继位后大赏勋贵和宗室,陈彦俊亦在此列,被封为【乐天】郡王。自太上皇归来后,常来与祖父相伴解闷。
见歌姬退场,太上皇沉默不语,陈彦俊便站起来走到身前,轻声问道:“皇爷爷,要不要看戏呢?众戏班已经备妥。”
太上皇闻言,思绪被打断,抬眸看他,仿佛看到年轻时的太子,露出慈祥微笑,颔首道:“演吧。”
“皇爷爷想先看哪出?”
陈彦俊将戏单展开,双手捧着,稳稳递过去。
太上皇并未去看戏单,随口道:“听说有个什么柳二郎,擅演新戏,名噪京师,就看新戏吧。”
陈彦俊收回戏单,笑说道:“皇爷爷好眼光,柳二郎扮虞姬一绝,双剑耍的出神入化,迥非凡品。”
旁边侍立的太安宫总管太监李万全听了爷孙对话,转头向一个小内监淡眉一挑,使个眼色。
小内监会意,忙点了头,匆匆小步疾走前去传谕。
……
这次前来演出的,不仅是广和楼,京中数个最好的戏班都在外侯旨。得知太上皇要先看广和楼的戏,其他戏班无不眼羡。
《霸王别姬》最初是柳湘莲拟定,完全照搬后世经典。经过这段时间的演出,已经发生巨大变化,衍化出两个版本:简化版突出虞姬形象,另一版本兼顾权谋争斗,将那些名场面,诸如李左车诈降,项王轻率冒进,楚汉两军厮杀,十面埋伏,四面楚歌,项王溃围而走当者无敌,拒绝渡江,自刎而亡等桥段补充完毕,大气恢宏,精彩绝伦。
今日是给皇家演出,自然选的是后者。
不久,锣鼓响起,好戏开场。
大殿中,临时搭建的戏台上,旌旗烈烈,战马嘶鸣,楚汉对阵,观者如置身大战中。
随着剧情的推进,观者时而为项王之悍勇无敌而热血沸腾,时而为其轻率冒进而扼腕叹息。
待飘飘如仙的虞姬上场,以剑舞作别,英气飒然。横剑自刎,宁死不入汉营,悲怆至极。
匆匆掩埋虞姬尸首,项王骑马疾走,率麾下壮士趁夜溃围,呼喝奔驰,汉军皆披靡,赤泉侯追项王,项王瞋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
乌江畔,项王愧见江东父老,拒绝渡江,下马持短兵步战,一人击杀汉军数百,最后自刎而死。
剧终,谢幕,乐声止歇,伶人退场。
观者本就寥寥,尽管心中大悦,也不敢出声,以免扰了太上皇雅兴。
陈彦俊忙看向太上皇,却见太上皇竟罕见的颔首称赞:“此戏不错!项羽之悍勇,虞姬之情贞,宛然如真!赏!”
陈彦俊终于松了口气,陪笑道:“能得皇爷爷一赞,就是最大的赏了。”
内监领旨,前去传谕,命“项羽”“虞姬”入殿谢赏。
……
听闻太上皇金口玉言称赞,又命二人觐见拜谢,广和楼众人无不大喜,其他戏班也跃跃欲试。
柳湘莲闻讯而忧,此前被太上皇留在宫中担任供奉的伶人不在少数,若真的瞧上他,该何去何从?能拒绝吗?
惴惴不安中,他随着内监进入仁寿殿。
……
“项羽”激动拜伏在地,口称“万岁”,感激涕零,情真意切。
这大概是他十余年武戏的巅峰,足可作为光辉事迹焚香告祖。
柳湘莲依样画葫芦行礼拜谢。
谢恩之后,并未允许他们退下,殿内重归安静。
入殿前已经内监被提点过礼仪,不可直视君王,柳湘莲入殿时大略看到,宝座上坐着位清瘦的龙袍老者,而宝座下,有位俊美的蟒袍青年。
太上皇年老,视力不佳,戴上老花镜,将“虞姬”打量一番,问道:“这戏是你写的?”
红楼鼎革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