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儿得到三种优良农作物,近椭圆的名为土豆,筒状的名为玉米。
剩下的是优良小麦,已经制造成新食物。
此三种,产量远胜于粟、菽、普通小麦。
高产量农作物,在于种子,也在于肥料、土壤。
请皇祖父网罗土质、农家人才,对其因地制宜,广而种之。
另,此三种东西,土豆去皮,玉米拨粒,加入那白色粉末,直接水煮即可。
纸条,嬴澈没有吹嘘系统出品的土豆、小麦、玉米优良品种,有多么牛叉。
什么土豆亩产百石左右。
千度说,一石是一百二十斤,那就很搞笑。
战国壮年男子,每月口粮,二石。老幼妇女每月口粮,一石半。
如果按照一石是一百二十斤计算,男子每月口粮,二石就是两百四十斤,平均每天吃……八斤!
哈哈哈哈!
关中经由郑国渠灌溉,最肥沃的土地,丰年能亩产六石以。
一百二十斤乘以六,大秦时期,农作物就有近千斤的亩产?
哈哈哈哈!
实际,大秦的官面大石,不是120,也不是60,而是约等于27斤。
这也不用说了吧,在没有化肥、改造土壤之前,就算土豆的产量大打折扣……那也不是六石能比的!
所以嬴澈写土豆亩产百石,对最高产值只有六石的此时而言,无疑是天荒夜谭。
没必要,种就是了。到时候产量出来了,该有的震撼不会少。
看完嬴澈纸条内容,祖龙皱了皱眉头。
章邯再次装哑巴,他看出来了:皇孙是想要跟陛下,一起进食啊,这不,新食物都备好了。
而且,应该还要跟陛下商讨,如何挑选合适的地方,种植这些新作物吧。
等会!
刚才皇孙没有大胆给陛下提及,以纸张、印刷破格提拔人才的策略,难道是……
皇孙当真认为,那策略在此时进行,不太合适?
见章邯表情有异,祖龙询问:“你是想到了什么?”
章邯点头,既然祖龙询问,他就直接说:“皇孙说,饱后才能思忧国,意思是,先解决了黔首温饱问题,再图谋其他。”
祖龙点头:“粮食问题,才是基本问题!这三种作物,要是真有澈儿所说的那般高产,大事可为,任何事,皆可为!”
难道朕不知道粮食的重要性?大孙子你有这东西,早说啊!
一会,祖龙又说:“不过,还是需要人才。没有人才,谁去种植,谁来监督?从民间提拔人才的政策,也要进行。”
“让李斯、冯去疾、内史腾过来,陪朕吃点东西,顺便商讨一下。”
祖龙要召见重臣,章邯指着那白色粉末:“陛下,我先尝试一下?”
祖龙点头。
章邯尝了一点,惊讶道:“陛下,这是盐!”
不对吧,这是盐?盐哪里是这种颜色的啊!
之所以两者都没有第一眼看出这是盐,因为就没有这样的盐。
祖龙也是诧异,捏了一些粉末闻了一下,然后也尝了一口。
然后就也被惊到了:“没有苦涩之味,不见粗糙颗粒,细盐,精盐!”
竟然有这样的盐,不见青黑色,如霜雪一般,还腻如细砂。
怎么办到的!
宫中用盐,都没有如此颜色纯、颗粒细致的品种。青盐都算高级货。
民间能用粗盐,已经算了不起的,更多的是用盐布。
想当年,孝公与商君变法期间,被六国封锁,不临海,无咸水湖,秦人以崖盐熬过难关。至今宫中,依然保留着那种盐:那像是红色的土块!
这孙子!有这种好东西,怎么不早点拿出来!
祖龙又气又喜:“最近朕情绪起伏不定,全因为澈儿。章邯,你可知道民间黔首,对经常恶作剧、调皮捣蛋的孙子,是怎么处置的?”
大秦:大孙子,快来给朕添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