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是说不做计划,
海盐因为晾晒简单的原因,
我们可以大量供应,
大量囤积,
再说了,我们可以跟别的部落换马嘛!”
朱瞻圻说道,
盐这个东西什么时候都是刚需。
“现在可以无计划的生产,
毕竟现在缺口太大了!
而且不久就要出征,
盐量消耗太大,
能保持供应就不错了。
计划的事出征回来再做也不迟,
而且就算产多了,
盐的成本本来就不高,
而且保存时间也不短。”
朱瞻圻认为其实这件事不太紧要。
“嗯~
说的也是,
继续说。”
朱棣想了想也对。
“现在重要的是专门分出一个衙门负责盐政,
把冗杂的供盐体系裁撤掉,
供应来了,
体系简单了,
层层盘剥剪除掉,
把食盐的价格往下降,
让老百姓能买得起足够的盐,
然后我们开放票号自由兑换金银和宝钞,
但是买盐只能用宝钞买。”
朱瞻圻抿抿嘴,
说这些话还挺累。
“那百姓买私盐怎么办?”
赵王问道。
“不怕,
我们的成本降下来了,
谁会花多几倍甚至是几十倍的银子买私盐?
私盐不用禁,
它这个行业自己就完了。”
朱瞻圻自然不怕这些。
“而且我们还需要先借调国库中的金银先来顶一下,
放开承兑业务之后,
许多百姓肯定会疯狂的用宝钞兑换金银,
但是过一段时间,
百姓买廉价盐的时候,
这些金银就又会流回国库。
这些都不算什么大问题。
最重要的是控制宝钞的发行,
不能无序的乱印,
不能出现一开始的时候的现象了。”
朱瞻圻说完等着朱棣反应过来,
“老大,
你觉得呢?”
朱棣翘着的嘴角出卖了他的心情。
“父皇,
瞻圻大才,
这样一来,
我们就不需要顾忌太多,
儿臣筹划一番,
两年之后定能出征。”
朱高炽站出来说道。
“两年?
明年我就要出征。!”
朱棣斩钉截铁,
他知道自己的日子不多了,
顶多两年,
照朱高炽的说法,
他准备好了,
朱棣也没了。
“这。。。。”
朱高炽有点懵,
“土豆虽然三个月就能收获,
但是种子可能不太够,
盐务,
票号都需要大量的时间啊!
这。。。。明年出兵是不是太仓促了一些?”
朱高炽觉得朱棣催的太急了。
“孙子,
你觉得呢?”
朱棣没有骂人,
朱瞻圻就这个辈。
“爷爷,
孙儿以为,
明年夏季出兵最为合适,
土豆的幼苗准备充足,
全国铺开不是问题。”
土豆从原来的一二十块朱瞻圻种了一茬,老三种了一茬,朱高煦又种了一茬。
土豆的繁衍速度,
大明:我爹?汉王?芭比q?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