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智。将军偏听曹孟德一家之言,不分析徐州形势,亦不知因果道理,只胡乱出兵。镜物之情,揆事之本;福始祸先,验不回瞬;藏钩射覆,莫予能隐。(明察事物的内情,揆度事物的本质。不会福始,不为祸先,效验皆在转瞬间。是隐匿还是猜度,都瞒不了我。)将军可曾仔细思考过曹孟德为何要让将军出兵?将军在徐州北方,耕耘日久,影响甚大,是为一虎;而我主新登徐州牧之位,便得军心,抚民心,徐州可谓是蒸蒸日上,对于曹操来说,这对于他是威胁甚大之虎,现如今两虎相争,必有损伤,待到他安定兖州,轻而易举便得到徐州。将军出兵是否为不智也?”
“将军既然同意此次会面,双方约定互不动刀兵,将军以言威逼我主,是否为不信?”
“仁义礼智信将军是不是一无所有?”
臧霸沉默了,耍嘴皮子实在不是他的强项,他感觉到糜良说的有不对的地方,但又察觉不到哪里不对,又隐隐感觉对方说的有道理,只能默认,“糜家三郎果然大才,霸实在说不过你。此事皆是霸的过错,愿服于刘使君。”
糜良的一番话将臧霸说的哑口无言,刘备见到场上如此情况也是满脸红光,“臧将军,你与备皆是汉家之臣,当同心协力为振兴汉室而努力。”
“愿随使君差遣。”臧霸此时彻底没了刚才的气势。
“将军现在还可以驻守开阳。”糜良开口说了第一个条件,“但是军队需要整编,使君将在你的军队中抽出一部分人组成新的一支军队,驻守郯城,归使君管辖。”
臧霸想了想,同意了,反正只是损失一部分兵马。
“使君将征召将军之子为佐吏,可否?”
臧霸沉默了,片刻后,开口道,“可。能跟在使君身边学习是我儿福气。”
“广陵缺兵将,使君将保举将军手下将官为广陵郡尉。彭城亦然。”
“这不是霸一人之事,我还需要回去商量商量。”
“理应如此。”糜良点点头。
糜良想了想没有什么了,就朝刘备点了点头,然后刘备举起酒杯笑着说,“备今时今日能与将军共事,是备三生之幸啊。”
“霸惭愧。”
…
这场宴席对于刘备来说可谓是收获巨大。
危机危机真的是危中有机,但好在最终是有惊无险。
刘备也没有想到关羽能给自己带来如此大的惊喜,直接一举攻陷了开阳,原本在他们的设想中关羽能够威胁到开阳就算好的,虽然也考虑到了这种攻陷开阳的可能性,但说实话他们并不看好,唯独糜良对关羽信心满满,做了这种可能性策划。
回去后刘备招来糜良与陈群来讨论今日得失。
言语间刘备就提起了糜良所说的,“镜物之情,揆事之本;福始祸先,验不回瞬;藏钩射覆,莫予能隐。”
引来陈群的大声赞叹,“可谓是智者之言。子能真是你所说?”
刘备点了点头。
“子能,没想到群还是低估了你的才华啊。”
糜良这时有点尴尬了,若是平常的陈群的赞美,他早就打趣陈群了,可是这是明朝冯应龙在书《智囊》中所言,不是他说说。虽然此话还有一千多年才出世,据为己有也没有多大的事,谁也不知道,但他的心中还是有版权意识的,不好意思占为己有。他只恨当时对臧霸说的痛快,没想到被刘备记住了,又说与了陈群听,他只能打哈哈说在某种古籍中看到,现在书籍找寻不到了,反正这是万能借口。
陈群也没有在意,毕竟那时的书多用竹简,因各种原因亡轶者多不胜数。有些孤本只闻其名,不知所言,甚至现留存的很多书籍都有很多缺轶的,淹没在时间长河里。
刘备又问,“子能,你与臧霸所言,曹孟德真的有这种想法?真的利用他让我们二虎相争?”
陈群疑惑,刘备就将糜良的言论细数给他听。
听的陈群先是皱眉,而后连连点头,显然他也觉得有这种可能性。
三国:辅佐刘备从徐州开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