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刘氏闻言脸一黑,赶忙呸了声“什么精怪!那是你大孙女!”
“哪个精怪能给你做好吃的,还帮你挣钱还债!那不得把人掏心挖肝吃了去!”
周老根被柳氏说的尴尬的很,自己一时想差了,连忙转移话题:
“那你说的返祖是?”
“你不记得你家祖上是干啥的了?”
周老根被点醒,惊道:“你是说御厨?”
老刘氏黑夜中点了点头“我们家云丫头怕就是人家有学问人说的天赋异禀,是个天才!”
“更何况。”
老刘氏放低声音,凑到周老根耳边,神神秘秘说道:
“今早上,云丫头跟老大媳妇说她是做梦梦到后会做饭的!”
周老根黑暗里和老刘氏对视一眼,这次默契十足,瞬间明白了对方的意思。
心里齐齐喊了声:托梦!
周老根躺着长舒一口气,叹惜道:
“我们老周家往上数九代那是朝廷的御厨,整个御膳房都是我们周家人,谁知道后来那个朝廷有人造反,我们周家在御膳房的老祖们逃出宫的时候被杀了,剩下的死死的散的散,我们这一支,是再没有一个人有做菜的天赋,连家传菜谱都找不到了!”
“希望云丫头能够真的有这个天赋!”能够重振他们周家的名声!
第二天鸡刚叫就起来的变成了周云和姚氏,周云听着她大哥二哥呼噜震天欲哭无泪~
她也还想睡啊~~
其实老李氏和周老根也起来了,帮着姚氏和周云把昨晚就泡上的红果扒皮去核切成小块。
红果是从山下靠山处几颗果树上摘得,完全成熟的红果酸酸甜甜,清香可口,在现在水果品种不多的古代,红果正好可以作为调味品放在藕粉里。
把红果装进土瓷罐里,和昨天做的两罐藕粉一起放在板车上,姚氏从粮仓里找出冬日烧火用的土陶炉,连着几捆干柴也放板车上,家里没有烧水壶,只能把除了大铁锅外的唯一一个煮饭的釜搬上板车,再加上准备盛水的两个木桶,板车上满满当当。
走在路上,周云总觉得她爷今天看她的眼神比以往还要热切几分,也不知道咋了。
两人到县城城门时正好天亮,在县里讨生活的农夫活计们,也早早在城门口排上队。
周云还是第一次见到古代的县城和城墙,大体和电视剧里的差不多,就是颜色比较暗淡破旧,城墙有的地方都已经脱皮了,显得不是很牢靠的样子。
时间一到,城门大开。
前面的人一个个进去,很快就到了周云和姚氏。
姚氏从身上掏出一个发黄的小册子递给检查的官差,告知了两人的姓名,官差又检查了板车里的物件,确定没什么问题就放行了。
不过这也是如今大燕朝新皇免了乱七八糟苛捐杂税,要知道放在以前前朝时候,这入县城都每人要交一文的入城费,最高时有收三文的!
姚氏把小册子放好,见周云一直看着,想到女儿大了之后就没怎么来过县里了,便解释道:
“这是咱们家的户籍册,进出城都要检查的,可不能丢了。”
周云了然,就是现代户口本,也充当身份证用。
“咱们去东市,昌阳码头就在东市,那边每天商船客船来来往往,都是些钱多贪奇的主,你这琉璃羹就占在一个新奇,那里应该卖的开。”
不愧是打小卖猪肉出身的,张口就分析出最合适的摆摊点,周云觉得她娘当年卖猪肉肯定是个中好手!
从城门口往东走近路,也就一里地就到了东市。
一进东市马上就热闹起来,早起扛包的,叫卖朝食的,停船靠岸休息的,招呼扛包人干活的,形形色色构成一幅生活画卷。
姚氏边张望哪里有摊位,边问周云:“对了,云儿,忘记问你了,这琉璃羹你准备卖多少钱?”
姚氏虽然卖猪肉出身,从小市井长大,多有粗俗,但是对于孩子的教育和古代大多数人都不同。
锦绣田园:农家厨娘种田忙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