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只是普通的炒大虾,油焖、蒜蓉或者白灼大虾等等,也都是可以尝一尝的。哪怕有些做法不是特别符合陈家人的口味,但是为了更好的了解自家产品,也是需要做一做的。
陈殊就等着大虾出现在餐桌上了,一大群人现在也都是在等着,尝尝味道就好。
“虾肉味道不错,和去年的那些大虾口味差不多。”陈四清还是很有发言权的,尝了大虾后直接评价说道,“这些虾子,要我说比起平常河里的虾子贵个三毛钱一斤,应该没问题。”
陈殊表示认可,跟着说道,“三毛钱一斤确实不算多,我们家这些水潭的虾子品质都很高,这些是高端路线的。就算在我们家这边卖不好,也可以去市里卖卖,应该是可以的。”
宛陵就算是再小的一个城市,也是有着一定的消费力,也是有着那么一些对于吃喝比较讲究的人。贵了三毛钱一斤的大虾,这可是高端的食材,应该问题不大。
王欢欢吃着大虾,评价道,“我觉得大塘里养出来的虾子也不错啊,和平常从河里打出来的虾子味道没什么不一样。”
这个‘平常的大虾’,基本上就是河里打出来的野生大虾了。
陈殊也很认可,只是说道,“味道我觉得差不多,但是我们的虾子养殖成本比较一般,产量也是比较大的。可以和平常的野生大虾相比,价格便宜个一两毛钱一斤。”
这简直就是在抢其他渔民的生意了,这样的一些中低端的产品是需要走量的,产量比较大。在味道和野生大虾几乎没有区别的时候,便宜了一些,也确实可以带来一定的竞争力。
毕竟现在的总体收入一般,价格因素也是很多逛菜市场的人会考虑的事情。
对于这一批大虾,大家的总体评价都是比较高的。
这也使得陈殊更加有信心的,在大虾养殖数量增加的同时,在学习了一定的养殖经验之后,大虾的品质看起来控制的不错,这些大虾的市场竞争力肯定不会差。
这绝对就是一个好消息了,产量大、价格也比较合适,这自然也就意味着有着更强的市场竞争力。只要在市场上得到不错的反馈,做大做强看起来也根本就不是什么奢望了。
稳步发展、继续进步,对此陈殊看起来还是比较有信心和期待的。
显然也不只是陈殊有着这些期待,跟着一起养虾的亲戚朋友们,也都是有着更多的期待。毕竟算起来,大家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只要陈殊一家养的虾子品质好、价格高,大家不说跟着一起发财吧,起码收入还是有一些保障的。
虾子,这算是养起来了,接下来也就是看看最重要的市场反馈了。
重回九十年代初的乡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