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术治?即为督察臣下之法。说的再明白一些,就是整肃吏治,保持朝野清明的方法。如此的理念其实是很正面的,并没有什么好去斥责的地方。但是,如同一枚硬币一样,术治也有着正反两面。
申不害的变法曾一度使得韩国国内吏治整肃,诸侯不敢来犯,进而获劲韩之名,一改之前屈辱历史。
但做任何事情都要有度,一旦越界,则有百害而无一利。
俗话说楚王好细腰,宫女多饿死。在韩昭侯的“大力“支持下,术治大大膨胀。君臣尔虞我诈,官场勾心斗角,上下互相窥视,人人自危。这样的朝野氛围,君臣们岂有心思安心实干?
韩昭侯死后,历代国君照猫画虎,长期膨胀变形的术治摧毁了韩国赖以生存的道德基础,将韩国从一个耿直忠义之邦,演变成权谋算计之邦,凝聚臣民的道德防线荡然无存。
继“约法三章”后,秦子戈开始命人修建学堂,准备重建韩国民众的道德基础。
毁灭总是比建设来的容易,建筑如此,人心亦是如此。
学堂修建好后,秦子戈开始招生。对于招生的对象,秦子戈的要求是弱冠之下,平民出身。
育人好比育树,都要从幼苗开始。因为有些人一旦长歪了,就很难再长回来。
教育一直被王公贵族所把持,寻常百姓根本没有机会让自己的孩子进入学堂。
所以当听闻秦子戈想他们开放教育权后,那些平民一个个砸锅卖铁的也要让自己的孩子进入学堂。当然秦子戈办学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剥削这些韩地旧民,所以秦子戈只是象征性的向他们征收了一些学费,其中的大头都是秦子戈自掏腰包。
秦子戈之所以这样慷慨大方,也是有自己的小九九。
大秦王座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