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眼中带笑,对着下面自己的弟子言道:“曾经我于梦中,与这位小友探古访今,相谈甚欢,若没有记错,他来自两千多年后的华夏。”
“两千多年后?”
颜回惊讶出声,脸上露出不敢置信的神色。
实在是这太匪夷所思了。
易泽面对着底下的弟子,不敢怠慢:“晚辈疏忽礼法,还请诸位先生见谅。”
他也不知道自己一出来就直接到了孔子身旁,此刻被底下的弟子们看着,确实有些许的紧张。
这些,可都是历史上有名有姓的祖宗啊。
这可不比国宝之灵,那些都是精神文化上的先祖,而这些,不仅仅是精神上的,还是现实上的!
说不得易泽某一代的先祖就在其中,那也未曾可知。
毕竟孔子收弟子三千人,能够留下名字的,也就那么一小撮。
“小友,来此何事?”
孔子和颜悦色,倒是没有过多的惊讶。
毕竟已经是经历过一次的人了。
再怎么惊讶,那也是在第一次,第二次就少了许多的惊讶感了。
易泽躬身一拜,正色道:“此次前来,是为请夫子前往两千多年后的华夏,为后世百姓讲学。”
此言一出,满座皆惊。
就连孔子本人,也是一阵恍惚。
为后世百姓讲学,还是两千多年后?
哪怕只是听一听名字,就觉得不可思议了。
孔子有些难以置信的看了易泽一眼,问道:“小友可是说笑?”
“晚辈不敢说笑,此次前来,确实是请夫子出山传播道理。”
易泽能够理解孔子的惊讶。
毕竟这对任何人而言,都是一件难以置信的事情。
更何况对于两千多年前的古人呢?
只是面对这样的事情,孔子思考片刻,却摇了摇头。
“两千多年的时光,后世之人所学所知,皆超出我等,何以用我为他们讲学?”
在跟着易泽来到后世,看到了两千多年后的繁华之后,孔子便已经明白,这个时代的知识水平,远远超出他所处的时代。
自己不过是一个死去两千多年的古人而已,又怎么能对两千多年后的后辈儿孙指手画脚呢?
“夫子此言谬以!”
易泽并没有因为孔子的拒绝而放弃,继续道:“后世之中,夫子被尊为至圣,为万人所敬仰,夫子的言行思想,更是流传后世,千百代而不衰,只是后世之人,对夫子误解颇深,这一次前去,是为了让后世之人,见到一个真实的夫子!”
易泽言辞恳切:“夫子可能有所不知,后世百姓,虽敬仰夫子,但对于夫子的学说所知甚少,夫子此番前去,必定能让后世百姓得到许多知识!”
话至此,眼见得孔子依旧有些犹豫,易泽又道:“若夫子不愿为后世之人讲学,那也可以带上诸位先生,为我后世百姓,再现那讲学之风!”
这一点,明显是说到了孔子的点上了。
他之所以犹豫,单纯的就是因为时代的不同。
两千多年的时间,极其的遥远,遥远到自己所坚持的东西早已经化作历史的尘灰。
他不过是一个年迈的老人而已,有着自己的理念和主张,且因为某些主张,被统治者尊奉为圣人。
但是真要让他代那些统治者治理国家,估计那些人没一个愿意的。
孔子看得很透彻,一代人有着一代人的任务。
自从去了后世,看到了后世的风景,他便明白,哪怕自己名声传遍天下,那也是因为,自己已经死了。
死人的话,是最好的话。
毕竟死人不会张嘴,可以任凭所有人解释。
但是死人活了,还妄图给两千多年后的人传输过时的思想,很遗憾,估计连坟都会被人扬了。
但易泽后面的提议他还是挺心动的。
或许自己的许多思想,在后世已经并不适用。
但是讲学、教育,应当有一席之地。
对话古今:我打造节目,国宝有灵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