姥爷下午回来,得知姥姥犯了心脏病的消息,心里一直后怕,姥爷说以后不出去那么长时间了,办完事不在外面瞎溜达了,以后要及早回家来陪姥姥。
姥姥说:“都没事了,你该接送老二还去,不用替我担心。”
张丽娥说:“爸晚上就别去接老二了,他按时回来就回来,不回来我也不管他了。”
姥爷平时常跟张丽娥说少管孩子,但张丽娥都予以反驳,今天怎么说出不管孩子的话了呢?可能是真被老二气着了。
姥姥说:“你还去接吧。”
“不去。”张丽娥说:“不接他。”
姥爷看看姥姥,姥姥说:“好,你说不接,那就不接。反正孩子也大了,晚上不怕黑,再说也有住在附近的同学跟他一起回来。”
姥姥以为张丽娥还在生老二的气,其实张丽娥心里没有气,她是难过。姥姥看着已经像没事人一样了,可张丽娥心里却更难受起来,她天天管了老二管老三,管了老三又管老二,没完没了地围绕着孩子费心思,她什么时候真正关心过自己的老娘?范婶今天告诉她,姥姥的病早就有征兆,可她从来也没细心留意过。自己的老娘只要能忍能藏的,都不会让她知道。张丽娥现在细细回忆起来,姥姥抱孩子的时候确实有过心慌气短的症状,她当时只觉得人老了嘛,这都是正常情况。当时也没有去关心,连问都没问过,唉,她这个当闺女的太粗心了,其实粗心说白了就是不在意不在乎,就是忽视。张丽娥觉得惭愧,从来都是老娘在关心她照顾她,还为她照顾了四个孩子,为自己把家里操持得井井有条,而她自己一直都认为这些都是理所应当的。张丽娥发誓从现在起,她要把心思多往老人身上放一放,不能再这么对他们忽视下去了。
张丽娥说:“爸,以后,晚上都别去接老二了,在家陪我妈吧。”
姥爷都听闺女安排,她让去就去,她说不去就不去。
今天姥姥突然病倒,家里忙忙乱乱的,吃完饭就八点了。
姥爷不出去,吴彦军高兴了,缠着姥爷讲三国。姥爷也高兴,有些日子没好好给三儿说一段故事了。
不知为什么,姥姥今天听得也很专注,边听边看着姥爷笑,就连四丫都听得一动不动。
姥爷有了忠实的听众,讲得特别起劲。
张丽娥和吴尚荣在南房刷锅洗碗。
张丽娥朝正房那边望了望,灯光映着老老少少四张笑脸,画面温馨。吴彦军笑呵呵地缠着姥爷的胳膊说这说那,姥姥温存地摸着四丫的小脑瓜,四丫坐在姥姥腿上,两只小手比划来比划去。
张丽娥笑了,三儿子现在的样子看着多可爱,阳光爱笑的有趣少年,可就是不能提学习,一提起学习,她对三儿子就只有大吼大叫。
再看看姥姥,怎么就犯心脏病了呢?保佑姥姥以后别再犯这个病了,这可是心脏病,犯一次太吓人了,张丽娥想想就害怕。
张丽娥跟吴尚荣说:“我的心思都花在孩子们身上了,一直想着,只要严格管教他们,他们的成绩就能提上来,就都能顺顺利利地上个好学校。但目前看来,唉,我挺失败的。”
吴尚荣也跟着叹了叹气。
张丽娥说:“咱们打老二老三打得挺狠的,特别是老二,这一年没少挨打,你说,老二心里会怎么想?会不会怨咱们?”
吴尚荣笑了一下,“怨倒不会吧。姥姥姥爷他们有你的时候,年龄也相对大一些了,你又是个闺女,又听话,你从小没挨过打。我小时候可是被挨了不少打,我爸我妈打我和我弟弟都狠着呢,操着什么家伙就用什么家伙揍,哪儿有什么怨?挨了打很快也就忘了,孩子不可能记父母的仇,不光不会记仇,长大以后,心里还觉得很感激呢,我和我弟尚耀,要不是被父母那么打,也都考不上学校,也不可能从农村走出来,不可能过上现在的日子。”
“那是因为你们在棍棒下出了成绩,现在才会这么想,你看看咱们老二和老三,打了半天也没出成绩啊,他们感激咱们才怪呢。”
“不感激就不感激,但也不会怨父母的,你就别瞎想了。”
幸福巷37号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