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论如何,本次实验的结果,已经优于过去使用猪与啮齿目进行的嵌合体实验,2017年同样发表于ell的研究显示,采用hpss注入猪胚胎形成的嵌合体中,人类源性细胞过少,也就是本次研究提到的由于种属差异太大,人类多功能干细胞无法在猪胚胎中茁壮成长,使得这种嵌合体缺乏“实用”效果也就是它绝大部分还是猪,人类的细胞少到不能分化成我们需要的器官。
在这次研究中,嵌合体当中的人类源性细胞在分化过程中多集中在外胚层和外胚间充质,人类源性细胞在人猴嵌合体中所占的数量优于2017年人猪嵌合体的比重。
人类器官移植除了靠嵌合体,还有啥选择?
目前人类器官移植的主要来源依然是人类之间的器官捐赠,只有极少数在试验阶段的组织器官,比如人工角膜,取得了一定的临床进展。
在临床前期,动物器官的异种移植研究依然在外科专家的支持下热切进行。2018年,一群德国外科专家和研究者共同公布了迄今为止最成功的异种移植案例,在经过多次失败之后,他们成功让狒狒在移植了经过基因编辑的猪供体的心脏后存活了6个月确切的说,在接受移植的5只狒狒中,有2只狒狒分别存活了182天和195天,之后进行了安乐死在此之前的最高记录则是57天。在这个过程中,狒狒不仅需要服用免疫抑制剂来降低排异反应,也需要有意的降低血压让猪心脏得以工作,同时还需要抑制猪心脏在狒狒体内继续长大,以及防止血栓形成。
2018年成果发布当时,研究者对外宣称,如果能保障更好的动物供体,猪器官移植用于临床在3年内可以实现,如今,3年之期已到,猪器官移植于人的临床试验暂无消息。
使用嵌合体提供器官似乎成了下一个可期待的选择。实际上,尽管目前的嵌合体研究提出了“将来可对器官移植产生帮助”这样的选项,却没能对直接采用人类多功能干细胞在体外培养器官与在嵌合体内培养器官进行技术对照。
换言之,再生医学研究界,是有“不从活体身上取器官”而是试图直接在体外培养甚至在病灶处原地培养器官和组织的流派的。“外科手术做不好转行去拿了诺贝尔医学奖”的外科“逃兵”山中伸弥教授所发明的诱导人类多功能干细胞技术,使干细胞研究摆脱了过去因为胚胎干细胞而深陷的伦理争论,让成人体细胞可以被诱导回干细胞状态,再进行有目标的诱导分化,极大的推动了干细胞研究的临床进展。
2018年,nture于官网报道了全球首批接受“再编辑”干细胞的帕金森患者的诞生。日本京都大学的干细胞专家使用事先从匿名捐赠者处获得的皮肤细胞,将其诱导回干细胞状态,再将这样的干细胞诱导为可分泌多巴胺的神经元。
之后,由京都大学的神经外科医生操刀,将这一共240万神经元植入帕金森患者脑中的12个关键部位,替代患病的神经元,分泌多巴胺。第一名接受这一手术的患者为男性,50多岁,主治医生称其术后一个月预后良好,无不良反应,他们打算对他进行持续6个月的追踪随访。首批进行临床试验的患者一共7人,计划于2年内陆续完成手术。据京都大学研究者透露,技术上已经可以使得这样的移植不受排异反应困扰,接受移植的患者甚至不需要使用自己的体细胞。
这个临床试验事实上就是一种脑细胞的移植再生,它甚至跨越了“人兽嵌合体万一长出人脑子”这样的伦理困境,直接一步到位去尝试“用人的细胞修复人的脑子”。
除了对脑细胞的再生研究,诱导分化人类多功能干细胞,试图培养心肌细胞、肾脏细胞、肝脏细胞以及各种各样其他组织器官的研究和试验在此时此刻依然在进行着。
而定向诱导分化的难题也就是让人类多功能干细胞按照我们的需求,分化为某种特定的组织器官而不是自由发挥在人兽嵌合体中得到的解决,目前看来并不优于上述临床试验和临床前期研究中的水平。
不论如何,这些在不同轨道上奔跑的研究,都将为我们最终破解疾病困境出一份推动力。
临床问题10:针对特殊疾病的儿童,肠道准备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最终诊断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