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医防协同融合初见成效。通过建立医师定期驻乡驻村制度,把医师到基层服务的时间和成效作为年度考核、职称评定的重要依据,推动医疗资源有效下沉。2020年三明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人次92678万人次,占总诊疗量的5736,比2016年诊疗量增长1680,比同期公立医疗机构诊疗量增幅高11个百分点。对已确诊的高血压等六类慢性病患者免费提供39种基本药物,累计供药12305万人次、24047万元三明市高血压、2型糖尿病、严重精神障碍和肺结核患者规范管理率分别达8302、8248、9025和9968,分别较2017年增加722、765、652和2433个百分点。
第六,医疗质量相关指标稳中向好。2020年,在医疗服务方面,新技术、新项目有234项在建的重点专科数有90项2018年,已实现了辖区内所有医院重症监护病房设置全覆盖。在医疗质量方面,患者住院总死亡率从2011年046下降至2020年003手术患者总住院死亡率从2011年017下降至2020年001急危重症患者抢救成功率从2011年9198上升至2020年9688。、级手术例数从2014年14116台上升至2020年37089台。
第七,医院发展后劲明显增强。通过改革,医院工资总额在大幅度增加的情况下,医院财务运行依然保持平稳。从2014年三明市22家县级及以上医院首次转亏为盈结余12亿元开始,直到2020年累计结余1152亿元。另外,从2017年开始,以县域为单位,以“总额包干、结余留用、超支自付”为原则,实行医保基金打包支付政策。政策实施以来,累计结余938亿元作为奖励金,直接奖励给各总医院
今年3月23日,视察调研三明市时指出,人民健康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健康是幸福生活最重要的指标,健康是1,其他是后面的0,没有1,再多的0也没有意义,要求继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人民健康提供可靠保障。三明市委市政府牢记重要嘱托,推进三明医改再出发,建设新时代健康保障体系,印发。其中,公立医疗机构薪酬制度完善工程作为“六大工程”之一,在原来改革的基础上大胆创新,进一步完善公立医疗机构薪酬制度,更好地发挥公立医疗机构薪酬制度“牛鼻子”作用,兼顾公平与效率,建立以健康为中心的分配导向制度。这次薪酬制度改革把过去按医务性收入来提取工资总额彻底转变到按基本年薪总额和10的医务性绩效工资总额,总医院内部从过去按医疗数量分配转变到按岗位职责履职考核情况打分来进行分配。过去考核的是医疗收入多与少,现在考核的是岗位职责履职好不好,这是本质区别,是一次变轨,是一次薪酬分配制度的彻底变革。
1薪酬改革全覆盖。将年薪制扩大到县、乡、村公立医疗机构和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实现全覆盖。
2改革工资总额计提办法。公立医疗机构年薪工资总额包括基本年薪总额和绩效年薪总额乡镇卫生院和公办村卫生所的工资纳入总医院年薪工资总额统一核算。
3完善目标年薪制。年薪基数不再区分医院等级,全部按医务人员职称核定基本年薪,促进更加公平合理,推进分级诊疗,落实全方位健康管理。
4合理设计总医院对内部岗位职责履职年度考评和薪酬计算办法,明确个人年薪总额与个人基本年薪工分数、个人岗位职责年度考评分、工分值的关系,由总医院先对每个考评单位进行岗位职责年度考评打分,然后各个考评单位再对每个人员进行岗位职责年度考核评分。同时,根据岗位职责履职考评情况奖优罚劣,可最多上浮20或下浮50,对有重大贡献人员或单位,市医改领导小组根据具体情况给予奖励。这样设计的目的就是进一步鲜明地确立以健康为中心的分配导向制度,促进医务人员的医疗行为价值取向与患者的利益诉求同向而行,促使医务人员从过去希望病人越多越好收入才能越多,转变到希望病人越少越好越健康收入还能越高,提升医疗资源使用健康效益,增进老百姓健康福祉。
最终诊断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