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座具有悠久历史的塞外古城,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公元前306年,赵武灵王在阴山下筑长城,并设云中郡郡治故址在今呼和洁特市西南托克托县的古城公社所在地。西汉武帝时,在河套地区兴建了一批军市。魏晋南北朝时期,鲜卑族拓拔部在北方兴起,它的早期都城“盛乐”即在今呼和浩待南面60公里的林格尔县境。隋唐时期,一带是突厥人的活动范围。唐太宗贞观年间,唐军于云中大败突厥于白道今名蜈蚣坝,在市北。唐中宗景龙二年708,唐王朝在今周围地区设立了东、中、西3个“受降城”。公元10世纪初,契丹人建立了辽国,在此设天德军及丰州。丰州故址在今东南约20公里的白塔村附近。明隆庆六年1572,蒙古土默持部领主阿勒坦汗又名“俺达汗”来丰州一带驻牧,不久统一了蒙古各地和漠南地区。万历九年1581,阿勒坦汗和他的妻子三娘子在这里正式筑城,城墙用青砖砌成,远望一片青色,“青城”之名由此而来。明王朝赐名为“归化”其含义为:归化远人或远人归化。此城筑成后不久,阿勒坦汗便去世,其妻三娘子成为这座城市的主宰。三娘子力主与明王朝和睦相处,以致蒙汉两族不用兵革达30年之久。长城沿线的人们为纪念这位草原女杰,将此城称作“三娘子城”。清初,三娘子城被清军焚毁。康熙三十三年1694,清王朝为彻底打败新疆境内之蒙古准噶尔部队,在原三娘子城外增筑了一道外城,对准噶尔部战争胜利后,距旧城25公里处又增建一驻防城即新城,并命名为“绥远城”。清朝末年,将旧城归化城和新城绥远城合并,称“归绥”。1928年,绥远建省,将归绥县城区设为归绥市,作为省会。日寇占领期间,曾改称为“厚和特别市”。1949年9月19日,绥远省和平解放。12月9日,绥远省军政委员会归绥市工作团进入归绥。从1954年4月25日起,撤消绥远省建制,组建内蒙古自治区,并将“归绥”更名为“”,作为内蒙古自治区首府。1960年前,市辖新城区、区、玉泉区和郊区后更名为“赛罕区”。1960年,原属乌兰察布盟的土默特旗划归市管辖。1971年,原属乌兰察布盟的托克托县划归市管辖。1995年11月21日,经批准,乌兰察布盟的和林格尔县、清水河县划归市管辖。1996年5月18日,经批准,乌兰察布盟武川县划归市管辖。目前,市现行政区划共辖9个旗县区,分别是新城区、区、玉泉区、赛罕区、和林格尔县、武川县、土默特左旗、清水河县、托克托县。全市土地总面积17万平方公里。
从地理位置上看,地处东经1104611210,北纬4051418。北依大青山,南傍黄河水。地貌特征为:北部和东南部是大青山和蛮汉山南部及西南部为土默川平原。地形东北高、西南低,市区平均海拔高度为1050米。属中温带干旱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358,年均降水量337418毫米,全年日照时数2921小时,四季变化明显,气候宜人。市内有昭君博物院、将军衙署、大召、席力图召、五塔寺等众多古迹和人文景观,周边还有茫茫的草原,是自治区重要的旅游集散地。同时又地处环渤海经济圈腹地,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同时也是沟通西北各省与内地的陆路通道和连接中国内地与蒙古国、俄罗斯及东欧各国的桥梁。已建和在建的出区达海通道有7条高速、5条铁路线。直通法兰克福的国际集装箱铁路专列横跨欧亚大陆桥沿线6个国家,运行周期约15天,运行全程近万公里,是目前国际铁路集装箱联用营运全程最长的铁路之一。白塔机场为国际机场,通达城市42个,开通国际国内航线49多条。
由于在北方游牧文化中的重要历史地位,现已被批准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城区内保存有丰富的珍贵的名胜古迹,如:人类旧石器时代的大窑文化遗址、坐落在大黑河畔的昭君墓、东郊辽代的白塔即万布华严经塔、公主府、将军衙署、玉泉井还有丰富的召庙文化,这里有五塔寺、席力图召、乌素图召等。另有许多有美丽的自然景观,如哈达门国家森林公园、乌素图旅游开发区、哈素海旅游度假村、大青山避暑山庄等景区点。
飘动的导游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