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雪恭恭敬敬行了礼说:“下官受教了!以前我的确有一点书生气,这次看到殿下处理这些事,我受益匪浅。王爷为了我和老百姓冒了这么大的风险,我一定好好办差,一定做出一番事业。”
秋莱说:“你还要好好想明白一点!当好知县,这是本事,可是以你的本事,绝不能只当知县。如果你一直当知县,最多只能管好一个县;如果你当了太守,就能让一个州的老百姓过好日子;如果你当了宰相,就能为全国的老百姓造福。哪一个重要,你一定比我明白。好了,我就说这么多,可能有理,可能没理,这却是我的实话。这次过后,你随时可能有大难,我只能保你一时,接下来全靠你自己。哪一天再见,我希望,你不是这个挂名的郡守,而是太守,甚至是宰相!”
山雪愣愣地听着,只觉得全身发麻,脑袋发热,他再次行礼说:“王爷教训得是,下官一定好好反省,一定好好改过。”
秋莱却说:“你记住自己说的话,我只当没听到。成不成,这是你的事。我不用你送,你去办你应该办的事,等哪天有资格和我拍胸脯的时候,你再来!”
“是!”
走之前,秋莱写了信,派李狗顺去梦州见王兴,让王兴派人来帮山雪。这只是其一,其二是,他想让千会郡成为第二个梦州。随后,他走了,还给流民们留下一句话:为自己,好好活。
希望秋莱能留下来,流民们却也明白,秋莱不可能留下。眼前的局面来之不易,为了不让秋莱失望,更是为了自己好好活,秋莱走了,还有山雪,就算没有他们,他们也要活下去,而且是好好活。
山雪知道李狗顺去梦州的事,秋莱还把信给他看了,就算秋莱帮了他,他还是觉得秋莱这样做不妥当。他认为,秋莱是皇子,就应该无私而为国,绝不能因私而自谋。他本想阻止,思考再三却没这样做。秋莱走后,他想了又想才明白,自己是多么的可笑。身为一个小小的知县,他即没有资格也没有实力管,如果要管,他必须强大,否则一切都是空谈。秋莱给他看信,就是要把他“拉下水”,就算秋莱不这样做,他也不得不成为秋莱的人,因为别人都会这样认为。他必须取得天光皇帝的信任,必须保住秋莱,必须保住千会郡,否则一定不得好死。想明白了,心开了,他也知道怎么做了。
山雪一身是劲,全身是火,满脑子的想法。他有大才,思路通了就豁然开朗。以前的那个山雪死了,新的山雪出世!
他整整用了三天时间,用上了他所有的才气和本事,好好写了一份奏折。他知道,天光皇帝喜欢看有文采的,喜欢听好话,又喜欢看治国大策……即把自己当郡守,又把自己当太守,还把自己当宰相,以自己刚正的品格,结合十几年知县的经验,他写出了《直言天下治民奏圣德天皇疏》。和这份奏疏一起送去的,还有那些文书和公文。
就算天光皇帝满意,山雪也不能闲下来,他要养活流民,仅仅靠现有的钱粮,迟早会坐吃山空。
当了十几年的知县,山雪已经走遍了千会县的山山水水,他对县里的农、商太熟悉。不仅是千会县,他对千会郡的情况也非常了解。不仅如此,他非常注意收集全国各地治理的良策,以前他不是觉得不好,就是觉得不适合,很少有他看得上眼的。当思路开阔之后,他这才发现以前的自己眼光太窄、心胸太小,自己没做得多好,就看不上别人。原来这一切都是宝贵的财富!一通百通,突然之间,他就像被雷打醒了一样,知道怎么做了。
一是,不当孤臣。山雪一直以来都是孤臣,他知道再不能这样下去。仔细考虑好了怎么治理千会郡,他召集官员们商量。官员们根本不把他当一回事,即不得罪也不出力。如果是以前,他一定会据理力争,当场翻脸,现在他不会了。以天光皇帝和国法为理,以现在郡内的情况为由,表面客气却坚持原则,他让所有官员都同意了他的想法,仅仅口头同意不行,他还要官员们在公文上签字。他派人给会州太守送去公文,同时也给天光皇帝上奏折。他已经想好了怎么对付太守,已经做足了思想准备。
九狱王朝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