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此后,立政殿内皇后授业时,刑曹上下再无对立之举。官府最头疼碎尸案,新案子都难破,更别提时隔数月的案子了。这起初不知是发于汴州还是淮州的案子,最后跨江查至关州,皇后远在宫中竟把这桩难案给断了,刑曹上下自此也算是服了皇后。
皇后提点刑狱之事得到了刑曹的支持,又有民间赞誉的声势,天子顺势而为,于九月十五日,下令将已手抄拓刻的办案手札刊行全国。
大兴的官员或以祖荫入仕,或以恩荐入仕,在为官之初,审断民案时大多因欠缺经验而感到无从下手,而英睿皇后的手札里从验尸格目、验尸体式到人身骨肉脏腑皆有详解,凡缢死、烧死、闷死、毒杀、杖杀、砍杀、刺死、坠亡、溺亡,虎狼犬咬、虫叮鼠噬、雷击石砸、车马碾压等死因,常见的不常见的,连房事死、醉酒死等都列述详尽。手札中不仅详述了死因特征,连凶器的门类及伤人的形态都列述得清楚明白,四时更替、水流冷暖、弃尸土外与埋入土中对尸体腐烂的快慢有何影响,生前伤与死后伤有何不同,他杀与自杀如何鉴别,高度腐烂的尸体如何检验,化为白骨的尸体如何检验,尤其是白骨化的尸体,手札中从骨骼的分类到名称,再到各骨骼遭受不同损伤的表现都授之详尽,佐以本朝案例,真叫人叹为观止。
手札取英睿皇后天下无冤之志,御赐名曰《无冤录》。
此后,朝中又连下了三道刑狱改革令:一是废止屠户混混看验死伤的旧律,并将仵作从贱籍中除去,入官籍,添俸禄;二是州衙配仵作三人、大县二人、小县一人,官府另需招募一二学徒,发放工食银;三是官府设书吏为仵作及学徒讲解《无冤录》,讲学之人造册备案,按年抽考,用功者奖,懒怠者革去官籍工食,逐出官府。
这三道朝令一出,朝中竟无人异声,自八府之事后,慑于帝王之威,朝中风平浪静。
汴都城内,百姓津津乐道的人除了当今皇后,还有一人——后七贤之首,白卿。
此人每隔三日必至茶馆,与学子们辩议时政,目光之卓越,见解之精到,诸学子不及,诚服之至。每到白卿至茶馆议政之日,茶馆内外总是人满为患,里面学子满座,外面百姓成堆。百姓不懂朝政,瞻仰的不过是贤士的风华而已。
九月二十五,秋雨大作,白卿依旧如期而至,傍晚才从茶楼里出来。
雨势渐小,一辆简素的马车停在茶楼外,白卿撑伞而入,挑帘将油伞递出时,半面风华,一截清腕,叫人思慕不已,却只能怅然满怀,谁叫公子如玉,非凡尘俗人可沾染。
学子们揖礼相送,见一半江天带着雨痕,马车逐着秋雨,一路向着城南而去。
白卿赐号“竹”,城南郊地有片竹林,昔日无人打理,不知何时林后起了间庐舍,马车入了竹林,向着庐舍驶去。
日沉天昏,秋雨复来,马蹄侵了青草路,白电一晃,竹林影似乱箭,地上忽现细碎寒光!
车夫目光一凛,一抬头,见竹林上空剑光数点,剑气杀机齐指车厢!
一品仵作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