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害者的索沟是由于细布条压迫留下的沟状凹痕,颈部索沟多位于甲状软骨位置。被害者颈部皮肤擦伤较轻,勒沟较浅而不明显,呈浅褐色皮革样化,这是很明显勒绳较软的痕迹。虽然尸体有轻度腐败的现象,但是颈部索沟一般不因尸体轻度腐败而消失。”
“但如果是比较宽的软布条又或者是比较硬的条状物勒死被害者的话,尸体颈部索沟又会呈现哪种状态?”
“如果是比较宽的布条死后又很快除去者,勒沟可能完全不显。宽软布带勒颈时,因布带皱折而勒沟呈不整齐条形淡痕。如果用细硬勒绳形成的勒沟较深,呈较窄的深褐色皮革样化。有时在勒绳交叉绞压处的勒沟边缘,可有皮肤小嵴状隆起和点状出血。”
“我们对死者的颈部,胸部和腹部进行了解剖。第一死者索沟的皮下组织灶性出血,在索沟下肌层也伴有出血。甲状腺、喉头粘膜、咽部粘膜、扁桃体及舌根部都见有明显淤血和灶性出血。被害者的甲状软骨板和环状软骨以及甲状软骨上角发生骨折,同时伴有出血。而且死者的颈椎发生了颈椎棘突的骨折。”
“我记得勒死的话一般不会出现颈椎棘突的骨折。这是因为什么原因?”许芷若问。
“是的,通常来说勒死是不会出现颈椎棘突的骨折,但是有的时候因为用力过猛就会有了。”
“我知道了。你继续吧。”
“由于被害者呈现轻度腐败的症状,所以看不清死者的颜面是否为青紫肿胀。但被害者有明显的皮肤出血点,同时眼睑膜也有出血点,而且数量多,眼睑膜出血点相互融合成斑片状。”
“被害者因勒死导致压迫颈部血管引起脑血液循环障碍与缢死死亡机制相同。死者在被勒颈时颈静脉虽受压闭塞,但颈动脉常不完全闭塞,椎动脉能通畅,故脑淤血明显,意识丧失较迟,来不及得到救治死亡。”
“我们在被害者的头面部及四肢处都发现有抵抗伤,这些抵抗伤都以擦伤和皮下出血多见。这是凶手为使被害者失去抵抗力,在勒颈前采用凶器打击头面部和四肢造成相应的损伤。而且我们在的尸体背面,常见肩胛部位的表皮剥脱和皮下、肌层出血,这些是凶手为了约束死者形成的约束伤。”
“这和缢死有什么区别?”
“虽然缢死和勒死都在颈部有索沟但缢沟的特点是着力侧深两侧渐浅最后出现“提空”或交叉。勒死的索沟的特点则是水平、均匀、环绕、闭锁没有提空现象。其深部的改变在缢死则会出现颈动脉内膜的横行裂伤勒死则罕见。”
“还有一个我们在死者的颈部发现了抓痕,也叫吉川线。指脖子被勒住时,受害人下意识用手把勒住脖子的绳子向外拉而导致的抓伤。可作为他杀的判断证据之一。由日本大正时代的警视厅鉴识课长吉川澄一发现并以其名字命名。”
“一般情况下自己用指甲抓脖子的痕迹不会很明显。但在将要被绞杀或扼杀时,被害人为了呼吸或脱离犯人的控制而剧烈挣扎,指甲便在脖子上留下很深的血痕印。这时指甲抓的疼痛就比不上无法呼吸的痛苦了。由于用力会很大,抓痕中一般会留有被害人很多指甲、血液和皮肤的碎片。”
“所以综合我刚才所讲的,这是一起他杀案件,翠馨庭是第二现场,第一现场是在别的地方,我觉得第一现场应该是何美玲的家。”
“陈萧已经把尸体的情况讲述的十分详细,我也十分同意陈萧的判断。我们痕检科也提取了现场痕迹物证,发现现场很多痕迹都被游客破坏,包括足迹。现场有很多游客的足迹,所以根本判断不出谁是凶手的足迹。所以我认为是凶手故意这么做的,为的就是让游客破坏在现场留下的证据。”
“原来凶手这么做还有这样一层道理在里面。”邓恺恍然大悟道。
“凶手应该有点反侦查能力,毕竟现在电视机都会播出关于一些刑侦类的电视,所以凶手多少都会从电视上学到一些刑侦的知识。叶子,在现场你还提取到什么物证吗?”许芷若说道。
探案日记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