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我们都特别信任她,我们都不相信她有情人,而且殷萌也不是这种人。”
“那校长觉得会是什么人要杀害杨扬的妻子殷萌?”朱璋问道。
“这个我的确不知道。”校长回答说。
“校长,我再问下你当时发生案件校园内的活动人员有多少人?”
“校园里没有监控,我们也不知道啊。”
“那当时校长你在学校吗?”
“不,我不在。我出去别的地方了。”
“谢谢你了,校长。”
朱璋这下也没有办法,当时学校里并没有监控,大部分的老师都去外地听课了,所以现在什么线索都没有,调查了半天还是一无所获。
朱璋想了想,虽然大部分的老师都去外地听课,但还是有少部分的老师待在学校内,所以应该能找到目击者。
晚上9时许,各小组侦查员们在一起碰头,将现场勘查和走访调查的情况很快进行了汇总。但是都毫无消息,所以也只能放弃了。
案件又再一次陷入了僵局,刑侦队也没有办法,只能先放到一边,但他们也没有放弃这个案子,还在继续侦查中。
时间又回到了现在,即2019年12月15日,许芷若看完整个卷宗,也听完当时刑侦队大队长朱璋讲完这一切。
疑案组的人才明白想要破案就必须找到当时的目击者或者找到当时在学校里活动人员。
“但是现在距离那件案子已经过了12年了,还能找到当时的凶手吗?”
“肯定可以。40多年前的案子也能找到凶手,这才过了12年肯定也能。”
疑案组和调查组的侦查人员们一起聚集起来,将现场勘查和走访调查的情况很快进行了汇总。顺便把当时侦查此案的公安民警一起叫了,还把当时的在此发案时间段内的询问记录反馈给疑案组他们。
据现场走访的信息,查明2007年3月8日下午三时左右,被害人殷萌从家中上厕所时失踪,在此发案时间段内,校园内的活动人员只有极个别教师及家属:此外还有约十多名打篮球的学生及外来人员。
“外来人员和十多名打篮球的学生?那说明这很有可能是外来人员或者这十多名打篮球的学生犯案。”
“学生不可能吧?”
“不可能的。”
众人都回答说不可能,毕竟这都是初中学生,怎么可能犯案。
“先不管这个了。我们根据前期调查走访工作中获取的各类信息,结合特定的时间段发生在校园内特定地点的案件,专案组作出如下初步推断:第一,此案案件性质为预谋杀人第二,犯罪嫌疑人是具有目的,很有可能是尾随或上厕所中偶遇受害人时,顿起歹意,预谋杀人第三,当日下午发案时间内在校园内活动的年轻人、熟人作案的可能性较大,因此,上述人员为警方重点排查的对象。”
此刻,姚局来了。
当时十晚许,姚局来到了刑侦队的会议室,并听取了办案民警的案情汇报,与办案民警一起分析案情,他说:“此案光天化日之下发生在校园内,犯罪嫌疑人手段如此残忍,极为少见,这在社会上产生了十分恶劣的影响,要求侦查员们一定要克服雨天工作不便的困难,抓住有利时机和条件,力争尽快破获此案。”
“好的,明白。”
调查组和疑案组经过研究,很快制定了周密详实的侦查计划:决定兵分四路,第一路民警对案发现场及周围进一步进行对物证进行勘查检验,第二路民警对案发时段内在校园活动的人员逐人进行“时空定位”,用排除法逐步缩小嫌犯范围第三路民警外围走访可疑的人和事,第四路民警调查被害人当天详细的活动情况及平时接触人员。
“虽然这有些大海捞针,但是这也是唯一的办法,不然我们根本没有办法查出本案的凶手。”
那么凶手到底是谁?动机又是什么?
探案日记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