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这样的结果,熊銮觉得量刑过重,在认为自己有自首的情节下,他当即选择上诉,寻求轻判。
说起来,仲敏慧是双胞胎,她有一个妹妹叫仲絮,她和妈妈都明白有可能其他人也会遭遇这个伤害,她们就勇敢地站到了镜头前,把案子再度讲述了出来。
仲敏慧妈妈表示,她想提前其他女生,如果一个男人缠扰你,一定要小心。
仲絮也提醒大家,要从她姐妹的悲剧中吸取教训,不要容忍缠扰的行为。
所以不管男女老少,如果有人纠缠和骚扰你,一定要保护好自己,缠扰的行为一旦升级,危险就会迅速靠近你。
愿每个人的善良都能被人珍惜。
许芷若也对熊銮进行了心理评估:控制狂之所以需要不断地强迫他人听从自己的意愿和见解是因为他们非常害怕自己内心的失控感。控制狂类型的人其实是把这种失控感投注、投射到了外界的人和事物上。
这类人的控制欲的背后其实是在说:只要我能把老婆、老公,女人、男人,小孩,员工,学历、学业,职位掌控在我手中,我就解决了,安抚内心的失控感。只要我能在外界抓住一个东西并把他控制住,我就不用去经历和直视我内心的失控感了。
被控狂其实和控制狂一样:他们把自己内心,无法承受和面对的失控感投射或投注到了外界。控制狂希望控制其他人或事物而被控狂希望其他人或事物来控制自己。
心理相对健康的人会非常讨厌,畏惧控制狂类型的人。他们会觉得在和控制狂接触或生活的时候,感觉被束缚得透不过气被紧紧得捆绑着没有任何自由整天提心吊胆活不出自己。在和控制狂打交道时,心理健康的人们的这些反应其实是一种心灵的“免疫力”与“抵抗力”。
这些反应是在控制狂的精神与躯体暴力影响下产生的,积极的防御机制。这种防御机制其实和我们身体的免疫力/白细胞是相似的:在病毒企图入侵身体时,白细胞会来对其反抗/抵抗。一个心灵相对健康的人会无意识或有意识地希望远离身边的控制狂。对控制狂的施虐的愤怒,躲避与反抗是心理健康的表现。
当被控狂与控制狂相遇时,被控狂时常也会对控制狂产生愤怒与厌恶。即使是心理不佳的人的内心也会有正常的心理“白细胞”。但是被控狂非常容易陷入控制狂的控制中,之后感觉无力挣扎,无法自拔。我认为被控狂无法挣脱控制狂的原因至少有两个:
第一个原因比较直接。因为被控狂抵抗外来控制的“抵抗力”太弱,心理“白细胞”太少,或不太够。换句话说,被控狂的心理“免疫力”比较弱。这种虚弱的心理“免疫力”的背后多半是儿时,甚至婴儿期开始产生的心理问题。
被控狂多半有控制狂或被控狂类型的父母或亲属。有时父母中的一个是控制狂,另一个是被控狂。这样的父母关系表面看来是父母相爱了几十年,但是其实他们“相依为命”地施虐被虐了几十年。这样的施虐、被虐关系久而久之会陷入孩子内心。孩子会在情感层面认为只有施虐或被虐才能与他人和自己建立亲密关系。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之所以被控狂离不开控制狂的原因是:被控狂其实利用了控制狂来缓解被控狂内心无法被控制的失控感。再换句话说:控制狂对被控狂施加的虐待与束缚在被控狂的心里其实起到了“安慰剂”的作用。
如果我们把控制狂比喻为一个显性的“吸血鬼”,那么被控狂其实是一个隐形的“吸血鬼”。控制狂的控制在被控狂的眼里是对被控狂有利的。被控狂的心底说的一句话是:我内心的失控感给我带来了无法承受的恐惧与焦虑。所以我迫切地需要找个人来帮我控制心底的失控感。这个被控狂寻找的人就是控制狂。
那么说到底,控制狂和被控狂的病因是同一个:无法直视,承受,消化、处理的内在失控感。
探案日记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