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点是弹匣口痕,技术人员在弹壳表面侧壁上发现了横向片状擦痕,长度测量在4毫米以内。79式冲锋枪使用双排供弹弹匣,装弹痕跟使用单排供弹弹匣的54式手枪不同。双排弹匣装弹方式有由上向下压入式和沿子弹纵轴推入式。压入时,弹壳表面与弹匣口一侧棱边摩擦,形成横向片状摩擦。
推入时,弹壳表面与弹匣口一侧棱边纵向擦划,形成一长线痕当机枪复进推弹进入膛时,也会形成一长线痕。由于枪弹发生滚动,所以这两条长线痕不重合,呈平行分布。
第二点是枪机下表面痕。七九式冲锋枪枪机下表面呈圆弧状,枪机后坐时,与弹壳表面呈点状接触,形成的擦痕五四式手枪明显而且较长。又因为七九式冲锋枪使用双排供弹弹匣,所以当左排供弹时,多为两点接触,形成两条线状擦痕。当右排供弹时,则多形成一条擦痕。这两点出现的概率都高达95左右。
第三点是推弹呈突笋痕。该九七式冲锋枪推弹突笋位于枪弹上部,痕迹位于弹底12时位左右。较完整的痕迹为突笋痕,多出现于局部。
第四点是发射时留下的痕迹。一个尖针击痕,97式冲锋枪击针击发能量大于54式手枪,因此在击针孔周围形成明显的圆环状金属堆积,出现概率为百分之百。这是区别于其他枪种的可靠特征。二个是马蹄状弹底窝痕,79式冲锋枪枪击弹底窝表面有一马蹄状凸起结构,在弹壳底部留下的痕迹明显、清晰。尤其是上侧蹄支口部有一擦痕,出现率同样为百分之百,系一稳定特征。三个是弹底窝加工痕不明显,而54式手枪却十分明显,呈弧形或者倾斜线状。
第五点是抛壳时留下的痕迹。其一是抛壳挺痕,抛壳挺痕位于8时,为长条状,痕迹明显。其二是拉壳钩痕,在弹壳底坐环槽内的13时位置有拉壳钩痕,痕迹宽度为46毫米,略小于拉壳钩痕。其三是抛壳口痕,该痕迹的出现率为百分之百,痕迹在3毫米,出现在弹壳抛壳线上,高度大约为15毫米。
等技术人员说完后,刑侦组用不可置信的眼神看着那人,觉得此人才是大神。而且领导也给出了高度的评价,说:“他做的很好,希望你们也能多跟他学习。”
此人事后也因为这个案子被调到公安厅,担任枪支检验的专家…也破获了许多涉及枪支的案件,和他说的完全吻合。
现在坐在会议室里的侦查人员也终于明白为什么技术人员会这么肯定击杀郭英的枪是一把97式冲锋枪。
那名技术员又接着说:“最后有目击者看到一名犯罪嫌疑人朝天开了一枪,我们也捡到了那枚弹壳,经过鉴定,也是从97式冲锋枪发射出来的,和打在郭英身上的弹壳痕迹一模一样。”
后来的那名男子并没有开枪,而是迅速地掩护第一名男子撤退,所以他们两个之前配合的非常好,而且有默契。
“夏天应该天亮的非常早,五六点天应该已经亮了,应该有目击者目睹到两名凶手的相貌。”侦查人员说。
“关于这点我们也问过了当时的目击者,目击者他们称,两名犯罪嫌疑人都穿戴了面罩,根本看不清其相貌,而且加上他们惊慌,所以也忘了他们两人身上有什么重要特征。”
探案日记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